——我和《论语》的故事
最近两年,国学悄然兴起。每次到体育场晨练,都有老师或家长带着一群孩子围坐在一起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就是其中之一。
喜欢《论语》,最初仅仅局限于教材中出现的或八则或十则,又或者是新版苏教版七上中的十二则。对于这有限的几则,我会深刻挖掘,透彻理解,还会和孩子们一起诵读默写。但我总觉得,如果学习这一则又一则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仅仅是为了应试,是对经典的严重亵渎。
教材中出现的《论语》几则,当然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而且所选的这些内容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尽管只是几则,蕴含其中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值得我和孩子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品味,去践行。我还知道,教材中精选的这几则,对于《论语》整部经典而言,只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很多时候,我想打开《论语》这本书,完整地去品读,去揣摩,但每次都因为自己水平有限,难以领略她看似枯燥乏味的外表下所隐藏的大美。一次次拿起,一次次放下,内心很是纠结,却也无可奈何。
新学期在新网师选课程的时候,看到有《论语》课,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门课,我很期待,自己能够很用心地走近《论语》,更期待《论语》会以她独特的魅力影响我的生活。
不得不说,在刘可红老师的引领和解读下,在学员们积极热烈的参与和讨论下,忽然发现,平日里总觉得晦涩难懂的《论语》,居然变得生动可爱。细细想来,我才豁然开朗,当经典和我们的生活发生链接,也就是让《论语》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经典才有生命,经典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
这学期,除了跟刘老师和学员们一起亲近《论语》, 在我们滑县读书会,每周诵读《论语》中的一则,诵读之后,还要用三五十字写出自己的感悟。这种方法,就是让经典融入生命的过程,就是让经典和每个诵读者的生活实际发生链接的过程。不同的人,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阅历的人,应该感受各不相同,收获也或多或少。
除了这些方式,我还计划在这个暑假里做《论语》晨诵课程。我初步打算按照主题进行筛选,先选和“学习”有关的句子,再选“修身”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孝道”,更应该让孩子们读一读。一方面,我想做成一个《论语》晨诵教材,每一则都配上重点字词的解释,完整句子的翻译。更重要的是要留出空白的地方,让同学们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另一方面,我还可以配套做ppt ,配上图片,配上有声朗读,读过之后再让孩子们进行交流。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和孩子们都会和《论语》有一个亲密接触,都会把《论语》这一经典融入生活,融入生命。
一点一点走近《论语》,一点一点触摸《论语》,我也一点一点领悟到《论语》的魅力。之前提起《论语》,总是感叹“想说爱你不容易”,如今,再读《论语》,居然成了“最浪漫的事”。
古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今有半夏一部论语伴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