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一个类似的问题,借来答。
刚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的感受就是:这说的不就是我嘛!
我给自己列过一个想学习的东西的清单:英语、硬件电路、互联网软件、书法、阅读、写作、艺术。
这还是整理后的,要是细分,大概数量上能多三倍。
兴趣广泛,和我受到的教育有莫大的关系。小时候不爱说话,不喜出门玩耍,把家里的《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翻了一遍,虽然那些知识现在看来皮毛都算不上,但天文地理人文社会无所不包,也算是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基础。到了初中,读过《历史故事精编》和四大名著之三,算是把自己的文学兴趣培养起来。高中以后,被灌输以“理科好找工作,前途光明,文科读完都不知道能干嘛”思想,学习理科。直至大学,为了做老师眼里的乖孩子,电子方向也学习了一些。对了,大学时的专业就很符合“兴趣广泛无一精擅”,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名字很高大上,学习内容却都不算精专。
大学毕业后,没有勇气也懒得去转行,直接选择做智能产品的研发。为了不在这个道路上太过落后,也想着多多学习,毕竟那是能挣钱的啊。然后为了丰富技术,需要比较好的英语水平,我这种四级425分的当然不行,所以想学英语。而对于读书我似乎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所以不能落下。而我这么爱炫耀,什么奇技淫巧,体育八卦怎么能少。
之前公司有同事说:哎,你怎么这么博学呢,脑子好使。还没等我假装谦虚,主管的吐槽就接上了:这些都是小聪明。评价得太过准确我竟无言以对。
很早之前,同学跟我说,你智商够高,要是专一学一样东西肯定很容易成功。我告诉他,要是我们这些聪明人都很努力的话,你们岂不是没有活路了。同学说我有傲娇属性。
但只有我自己独处时,我才觉得,这种事情很苦恼。毕竟一心两用容易,一心八用的就只有达芬奇和富兰克林了。
有人说,许多聪明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因为脑容量允许自己对这么多东西感兴趣也不觉压力,但是精力不足以支撑对这些兴趣付出足够多的时间。舍弃一个爱好是痛苦的,努力追求一个爱好直至大成的过程也是痛苦的,聪明人总是知道怎么逃避痛苦。我深表同意,因为他至少表达了我是聪明的对吧。虽然他说,要得大聪明,必有痛苦经。
我原本以为我兴趣这么广泛是读了太多不同种类的书,比如《十万个为什么》、《歇后语大全》、《智力测验大全》、《现代汉语辞典》之类的博而不专的书。后来看到更多的人阅读量远超我十倍的人依然在各自领域风生水起,我才知道,所谓的博而不专,不是因为读书多,恰恰相反,是因为眼界窄。因为眼界窄,看不到自己在兴趣领域的不足,而只满足于聊天聚会时的吹牛与现眼。因为眼界窄,找不到合理的方式去扩充自己的才能,而仅仅为了一点小作品沾沾自喜。因为眼界窄,意识不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在见到新的事物出现时大放厥词,眼高手低。
真正的兴趣广泛是不会拿出来显摆的,因为那不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反而,真的很煎熬。
当然,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来看。爱好广泛,只要不是爱好于抽烟喝酒打牌烫头,也不能说是坏事。在各方面兴致极多之人,纵不能学有所成,也享有生活趣味之丰盛。兴趣本来就是喜欢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如果太追求功利而定要有所成,也未必不是一种悲哀。如果某一日,遇一老者,拎鹦鹉,于广场写大字,写完和围观群众沏壶茶,讲讲道,兴许还可以推荐几本武侠小说,那能称之为枉过人生么?那是怡然自得,身心俱明。
对于年轻人来讲,兴趣广泛也不是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还是要有一门精擅更为快乐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