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想来人世间的相遇,应该都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吧,根本无须多言,彼此心意早已相通。在夏摩山谷里仁美对如真说,人与人之间的遇见,需要彼此福报相当。如果积累足够,两个人智慧与福德的资粮相等,才会相遇。否则就会错过。于我而言,2019再次读到庆山的长篇,无比感恩。
爱上她的文字已数年,未曾改变心意。从安妮宝贝到庆山,从2006年的《莲花》到2019年的《夏摩山谷》,漫漫光阴将她的文字打磨得越发纯净、安然,她依然是那个特立独行的女子,冷眼旁观世间纷纷扰扰、我心不动分毫的写作者,无论褒贬,只让文字以自己的方式汩汩流淌。品读庆山,内心不起波澜,有如静水深流。这些年从盛名到隐居,沉着的女子,从不喧哗。从《素年锦时》的花团锦簇到《春宴》、《眠空》、《月童度河》的冷静哲思,后期的庆山文字越发小众、禅意幽深,她的文字只写给懂的人来看、无须解释。用佛性观照世间万物。
这部《夏摩山谷》全书分为四部:虚空之轮、燕子归巢、诸神的宫殿以及心咒。讲述一个时空结构开放、累叠、交织、互相渗透的故事。远音、如真、雀缇,三位女子,每个人在不同的时空里接受到神灵的召唤,共同奔赴心目中的“夏摩山谷”,在那里她们遇见各自命定中的男子春泽、慈诚、无量。上师“仁美”是神的示现,来引领帮助世人清除累世的恶,找到清洁的自身。
人在尘世间行走,必然逃不开“贪嗔痴”,远音在咖啡馆遇见一本书——《夏摩山谷》,如真和雀缇的故事就是书上所记载,她跟随着这本书的指引来到不丹,一个绿树环绕、虔心向佛的国度,探寻内心的声音。红尘中的功名利禄、婚姻家庭、情爱纠葛她已纷纷经历,远音本是一名来自喜马拉雅的孤儿,从小被亚瑟收养,成年之后成为演员、戏剧表演赢得盛名。按照世俗的规律,结婚生子,依然觉得心无所依。离婚,游历印度,遇见净湖,彼此肉身相爱却不纠缠,净湖在一次意外中死去。春泽带她来到不丹拉姆湖畔,“她离开出发地,在这个婆娑世界轮回,流浪太久兜兜转转吃尽苦头,现在看到自己的根。这是精神归宿,是故乡。一种强烈的悲哀与感动注满身心。无尽忏悔,无限温柔与哀伤交杂灼热的慈悲,身心之中潜藏的无数世的悲伤、动荡、困难与向往在此时喷涌出来。周围的景象、陌生人以及春泽都已不存在。感知到的只是被湖中景象抽走所有意识之后的心的回归。”跪在高山之巅,对着一座大湖中呈现的佛塔,她痛不欲生地哭泣。眼泪簌簌落下,身体颤抖不能自制。远音终于抵达她心目中的“夏摩山谷”。
书中如真笔下的夏摩山谷,是一个清净有如梦幻的地方。她来到这里是为了明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早年破碎的家庭,让如真无法确切地感知到爱。在不同的男子身边纠缠索取,伤痕累累。来到幻海,冥冥中遇见上师“仁美”,这个带来山谷纯净气息的年青男子,给她开启智慧。一年后如真终于抛弃种种孽缘,来到夏摩山谷,跟随“仁美”修行,并与慈诚相遇。雀缇则是一名采药治病的女巫师,轮回中遇见注定的爱人无量,他们相伴朝圣惹觉,共同度过三个月的短暂时光,但她说,他是她珍贵的爱人。“什么样的人是爱人。心心相印。像两轮皎洁完满的圆月,相合为一,一丝不差。无论时空如何变化,肉身辗转多少次,彼此的心识如影相行,从未分离。”
如真、雀缇是不同时空的存在,却又仿佛互相连接,指引着远音来到不丹。远音对春泽说,“离开这个世界或者我们没有机会与对方谋面的人,也会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启发和情感的影响。这是一股能量。对方的意识像明月映照在不同的湖水河流与大海之中。哪怕只是一小碗水中。这是法性的力量。法性遍满世界,我们却没有智慧去看到、理解、感受。世间万物包括我们每个人,都是法性的投射。只是我们不被人告诉就不会明白,或者即便被告诉也会觉得有些怪怪的。世事本来就是如此。”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庆山的文字充满了隐喻与哲思,每个人在其中都能看见自己的影子。值得一遍又一遍地精读,否则只能看到表面的绿意森然,却看不到内里的静水深流。读完《夏摩山谷》,脑海里突然浮现出那首流传已久的诗歌,以此为结,想来这也是我与庆山的因缘吧。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