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这样“圈粉”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进课堂工作得到高度重视。
但不少学校在实践中,遇到了缺师资、缺教材,碎片化、不系统,重知识、轻兴趣,课时紧、难安排,家校分、衔接难等问题。此外,由于尚未有统一的实施规划,不同地区和学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整体进度如何,有哪些新鲜做法,一线教师有哪些体验,专家有何破解难题的良策?
一
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全面、系统、可持续,课堂是最好载体
日前,北师大京师附小,一个一年级班级举行了一节名为“百善孝为先”的主题班会。
课堂上,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朗读《弟子规》,继而向学生讲解了“孝”字的汉字构形和古今演变过程。随后,学生和家长穿戴汉服共同体悟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教师则通过多媒体展示黄香温席的故事。最后,学生们承诺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亲手制作卡片、临摹“孝”字。20分钟的课程,形式丰富多样,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孝”的内涵。
这节课只是学校《汉字与美德》校本课程中的一讲。《汉字与美德》系列课程从汉字切入,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8个汉字和传统文化知识融入6个年级的课程,其活泼的形式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课堂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应只是开展大型活动,学校要从办好活动转向办好课程,让传统文化不仅走进学校,更要走进课堂。”京师附小校长郝雅玲认为,活动是一时的,课堂则更长效。要让传统文化教育更加全面、系统、可持续,课堂是最好的载体。
北京市东城区金台书院小学学生在体验古法拓字。(盛全红 摄)
然而,有专家认为以往的传统文化课程或多或少存在不足。比如,有些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不能按照年级循序渐进,进而给学生带来负担;有些授课方式不够灵活,未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有些则过度强调技能,忽略文化内涵的挖掘,不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启迪和引导等。
2016年秋季学期,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历史等科目的教材已经强化了优秀文化教育的内容,并投入使用,高中各学科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正在进行。如何在教材编写中进一步增加传统文化研究学者力量,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关系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实施效果的重要内容。“要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引发学生兴趣,就要基于学生特点、学校特长、当地文化特色,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学校层面要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思路,选好切入点,确保前期有设计,后期有提升。”郝雅玲表示,希望能有更高水平的教材和校本课程,确保在课堂上将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石家庄市举办中小学生戏曲汇报演出, 图为小戏曲演员在表演《国韵集萃》。 (翟羽佳 摄)
二
抓住师资建设这个“牛鼻子”,用教师的言行表率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师资队伍建设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牛鼻子”,传统文化在广大校园焕发生机,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成长之路,教师的能力至关重要。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强调,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只有提升教师的相关素养,才能带动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我国对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尚处于起步期,加之师范教育阶段及教师上岗前培训阶段对传统文化侧重不多,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不足已成为对传统文化进校园最大的制约。”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王文静教授说,“当前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培训还需要从‘根’上入手,以中华传统经典为根脉,引导教师在品读经典中提升气质,学会觉察反思。引导教师用好课堂和校园,以自己的学识阅历和言行表率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教师,将之贯穿到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实现立德树人,切实帮助教师承担起化育人心的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
“教师传授传统文化,要口传心授,只有用真心传授,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老师的用心,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王文静说。
2015年下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知”计划启动。通过开展系列集中培训,邀请知名专家走进学校,分别开设经典阅读、书法“行知”教育工作坊等活动,引领学校在“知行合一”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已有9个区域、23所中小学校作为首批项目学校结项。
“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培训,不仅能弥补教师知识层面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唤起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带动教师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学习、自主研究。”京师附小教学主任吕惠芳说,“当前教师传统文化培训仍需制定配套的激励、协调和评估机制,从而促进广大一线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培训项目,培育一支学教结合、知行合一,兼备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优秀教师队伍。”吕惠芳说。
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唐家庄第二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学习体验茶艺
三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课堂内,要全方位“融入贯穿”
要让传统文化在校园实现全方位的“融入”和“贯穿”,就不能让传统文化教育仅停留在书本上、课堂内、学校中,要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感受文化精髓,在“知行合一”中收获真正的成长。日前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专门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在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学生不仅诵读经典,更用经典规范自身言行。“站如松,坐如钟”“言必信,行必果”“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传统礼仪和美德,已经成为对学生的日常规范。“现在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只是体现在‘外物’和‘表面’上,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灵魂和根脉。传统文化事关人格教育,都需要体现为一个‘润’字。”四小校长陈金荣认为。
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有教师谈道,无论是寒暑假里“文明洒扫,日行一善”的“德育作业”,还是引导学生发现“家里的老规矩”,无论是在重阳节让学生为社区老人敬献重阳糕,还是在重大纪念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以学校教育牵动家庭和社会教育,能让走进校园的传统文化也“走出去”,让学生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而这股正能量也将带动家庭、影响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作者 | 赵婀娜 杨宁 毛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