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1日,我们开始了为期7天的认识实习,期间,我们小组想互协作相互扶持,共同学习新知识共同进步。
一 观贺兰岩画,寻美林足迹,品味自然真理。
我们怀揣着对贺兰山的敬仰和期盼之情,踏上了我们的实习之旅。初到贺兰山下,我被贺兰山的雄浑之事所折服,它就像一条巨龙横亘在银川市西侧。
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贺兰山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南段山势缓坦,三关口以北的北段山势较高,海拔2000~3000米。主峰亦称贺兰山,海拔3556公尺。山地东西不对称,西侧坡度和缓,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贺兰山为强烈地震带,1739年银川附近发生8级地震,1561年在中宁、1709年在中卫都发生过7.5级地震。贺兰山北段煤藏丰富,新建有贺兰山煤炭工业基地。包兰铁路有支线由平罗伸至贺兰山的汝箕沟。
而我们要去的是贺兰山岩画景区,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2016年国家首批20家之一),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岩画展厅和岩画遗址之间联通的过道,钢混基地,茅草亭子,木桥木栈道,点缀绿植和人造水景,把原本荒凉的场地构造的富有生机。
钢混基底,用钢管和水泥搭配组合成为一个灯柱,和周边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起到了点景的作用。
在荒凉的环境里加入动物,用动物的动态美,点缀周边静态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群山绿植,让其原本毫无生气的景物变得活跃,变得生动起来,给景观增添了不一样的美感。
在1958,我们见到了旧工厂改造的实质景观,学习到了如何将废弃的厂房,机械,通过重新设计搭配赋予它新的生命。
韩美林先生的艺术馆,位于贺兰山山下,独到的建筑设计和贺兰山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给人浑然天成之感。
馆中“枯木逢春”给人震撼,韩先生巧妙的在一根阴沉木上用青铜做了三个小树苗,生机和死亡形成强烈的对比 ,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转角的小设计也是那么的美。
在紫砂茶壶的展厅里,看到了好多韩先生的作品,生活处处有设计。
水池的布置,为点睛之笔,水面把远山天空和建筑物融合在了一起,起到了扩景的作用,使整个建筑和周边环境更加具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