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2, 上海
维 心 说
一天,学生陈桀问:“曾子(孔子弟子曾参)每日三省自身,很真切,但恐怕还是没有达到一以贯之的工夫吧?”
曾子,是孔子晚期的学生。在颜回过世后,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传承者和传播者。曾参是孔子之后、孟子之前儒家学说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尽管最初在孔子弟子中地位不高,不过后世逐步追谥,到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其地位仅次于“复圣”颜渊。
曾子有不少名言。本段《传习录》就是讨论曾子最著名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我们从小习得的古训,常被理解为我们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的错误、过失、弱点等方面的问题。这是从字面上去理解,但其实不是曾子的实际意思。要理解“吾日三省吾身”,必须特别关注随后的三个问号,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顺便提一句《传习录》的“传习”二字就是来自曾子的这句话“传不习乎?”。
所以,“三省”不是多次反省,而是要省察自己的三个方面:
第一,为人谋划,有没有不忠于对方?
第二,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于朋友?
第三,从老师那里传给我的知识,有没有运用于实践?
概括来说,这三个方面也就是:忠、信、习三方面。
需要提醒的是,在古代文字中,“习”并没有温习、复习的意思,而是练习、实践的意思。昨天说的“学而时习之”的“习”,也就不是我们常说的温习功课的意思,而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看了这些,你会觉得,曾子每天这样“三省吾身”很好啊!怎么你还说做得不够呢?
且看看孔子和阳明先生是如何说的。
公元前480年,曾子当初二十多岁,孔子曾大声告知他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是。”孔子离开后,门人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里记录的是孔子提醒曾参,道的工夫要一以贯之。
阳明先生认为,孔子就是看到了曾子并没有掌握下工夫的关键,才告诉他要一以贯之的。“一”好比树木的根本,“贯”好比树木的枝叶。如果没有根,哪里来的枝叶?体用一源,没有体,用又从何而生?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意思是曾子在“体用”这一对关系上,在“用”上已能做到随事精察并且身体力行,但还未知“体”,即未知“一”这个根本。所以,曾子的工夫恐怕还未尽全。
觉晨看来,每天省察忠、信、习这几个方面固然不错,但仍是在枝叶上下功夫,只是在修剪枝叶,而未能在根本上去用功。“一以贯之”是从根到叶都豁然贯通,工夫在“体用”两面都能有所进益。
不过,觉晨从来不希望大家把在根本上用功的工夫以为是太虚、太玄的工夫,相反,只需在每天“三省”的过程中,再加一些警醒,提醒自己在忠、信、习上摒弃私意,随良知而发,这样就很好了。
作为普通人,我们当然还做不到杜绝私意,但我们可以在产生私意时,发现它,进而还在萌发之初就遏制私意,这就完全可以接近圣人之境了!
什么才是“一以贯之的工夫”?在学术解释上,可以写下很长一段文字,但觉晨看来,我们大多数人只要记得“一以贯之的工夫”就是从心而发、随势而动、用心于事,正事于心。
从心而发——心即理,心即良知,从心而发就是指一切知行都从良知出发。这是从“体”的角度来描述。
随势而动——即根据当前情势,采取最合适的行动。这是从“环境情势”的角度来看。
用心于事——确定了行动计划,就用心去做。这是“用”的角度。
正事于心——正其不正,以归其正,这是格物,也是致良知。正事于心,就是将格物之工夫再回归于心,以扩充良知。这是从“知行归宿”上来说。
一以贯之
从心而发、随势而动、用心于事,正事于心。
原 文
国英问:“曾子三省虽切,恐是未闻一贯时工夫?”
先生曰:“一贯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故告之。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力,岂不是一贯?
‘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
谓‘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此恐未尽。”
维心说:阳明心学传习平台
除原文部分外,文章内容由觉晨原创,版权归“维心说”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