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阅读本书的初衷
当下社会处处弥漫着浮躁的气息,我们忙着上班赚钱,忙着结婚生子,忙着从人生中的一个旅途奔向下一个终点,却没有多少人停下脚步思考当初启程的意义。浮躁社会氛围下孕育出扭曲的价值观,金钱至上、一夜暴富的观念成为诸多人的人生信条。于是类似“如何实现财富自由”、“某哥教你学理财”、“某某投资达人如是说”的毒鸡汤式成功学书籍和音像节目受到市场的追捧,似乎熟读这些理论就能在短期内掌握马云爸爸致富的精要。但是这些人却忽略了其中的逻辑漏洞,如果真那么容易走上人生巅峰,这些所谓的专家会事先悄悄将致富理论加以实践,然后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绝尘而去,而不是到处抛头露面,为了那少的可怜的讲课费或出版费苦口婆心教育大众。
笔者并非诋毁金钱的作用,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财富当然值得推崇。古往今来,不乏仁人志士在探寻致富奥秘的路上头破血流,对于如何获得财富的精髓却没有多少人能一言以蔽之讲透彻。然而,有这样两个人,他们另辟蹊径,选择反其道而行之,秉承媒体呼唤回归的“工匠精神”,潜心研究十余载,通过大量数据和实验分析如何逃离贫穷陷阱——他们就是本书的作者,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穷人在面临决策时的思维局限,重新审视贫穷和财富的关系,有时甚至后背一凉,不禁反问自己,这不正是我的想法?你会警觉,其实普通人跟穷人之间的认知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仅仅只是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已经被逐渐设置成为一个个摆脱贫穷陷阱的默认更优选项,而穷人却要不断权衡每一个选择,在信息匮乏、思维局限的条件下命中不利选项,陷入贫穷陷阱的轮回。
二、关于本书几个观点的分享和感悟
1、贫穷陷阱:饥饿是导致贫穷的第一大诱因?
说到贫穷,首先印入我们脑海的是食不果腹、瘦的不成人形的非洲难民形象,似乎贫穷与饥饿如影随形。人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获得足够多能量。我们常认为贫穷源于饥饿,因为贫困地区人民吃不饱,所以能量不足,体力不够,他们的身体素质无法胜任技术性更强、劳动强度更大的工作,也无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财富,由此陷入贫困。按照这样的逻辑,穷人们为了摆脱贫穷的困境会想尽办法吃更多食物、获得更多能量来增加体力,进而提高劳动产出比。事实真是如此吗?作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在食物价格下降或者获得政府救济补贴的情况下,穷人们并没有将多余的经济支出用来购买更多提供充足能量的低价食品,而是将钱投向价格更高、更可口却数量无明显增加的食物。实验表明,在经济宽裕的情况下,穷人们较之前对于食物的数量和热量的需求并未显著增加,在某些地区甚至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就驳斥了大众对于贫穷陷阱的第一个认知:饥饿并不是导致贫穷的第一诱因,至少不是直接原因。也许这一贫穷陷阱根本不存在,事实上大多数穷人都能吃饱饭。从这一结论同时延伸出另一个疑问:关于贫困国家政府或扶贫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救济措施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
2、救济是否直击痛点?
世界各地存在很多专门针对消除贫穷的公益援助组织和救助扶贫计划。他们不遗余力通过各种渠道向穷人筹集善款,提供免费医疗,以期帮助大部分穷人摆脱贫困。但事实上,最终取得的效果与期望达到的目标相差甚远。例如,印度贫民窟的穷人在生病后宁愿选择村里没有执业资质的赤脚医生,也不愿主动接受政府和国际救援组织提供的免费医疗。这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一方面,落后地区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履职上存在不同程度缺位,公信力不足导致穷人们不愿加入免费医疗;另一方面,穷人们跟普通人一样,存在着一种观念——心理沉没成本,如同市场上商家惯用的营销策略一样,免费意味着他们可能被利用支付更多后续费用。此外,他们认为,价格反映价值,廉价或免费的物品价值为零。说到底,穷人们对外部世界存在较大防备,他们应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足,任何一步失误都可能对他们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在普通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他们的认知中都隐藏着巨大风险,为了抵御冒险带来的不必要损失,他们只能将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铸就的安全区,即使不能带来更多收益,至少不会陷入更差的窘境。
以上从某一角度剖析了各种救济不达实效的原因,但对于解决此问题的方法论,笔者在此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造成贫穷的原因复杂多样,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篇幅从营养、教育、环境、资源、政治参与和自由等各方面展开深入论述,这意味着我们在寻求消除贫困的途径时也不能简单粗暴,妄图单纯以提供金钱、食物和教育来消除世界贫困。正确的路径应在综合考量各种影响因素基础上,采取善意且能被他们真正接受的方式扶贫。但对于某些没有切身体验过贫穷的救助者而言,要求他们对于穷人产生同理心,从穷人们的认知出发开展救援工作,这本身就存在着悖论。
三、结语
阅读本书的过程并不美好,作者采用的实证主义论述方法将真相暴露得触目惊心,我们会因书中描述的穷人悲惨境地而伤感。更让人压抑的是穷人们身处那样险恶的环境,也许注定很难摆脱艰难的宿命,也许他们以及他们的后辈将世代与贫穷为伴。反观当今现实,一种阶层固化论观点甚嚣尘上,个别媒体声称阶层流动的通道正在缓慢关上,阶层间尤其是精英阶层群体正在逐渐固化。两种观点存在一个共同之处,即以悲观宿命论来掩饰主观惰性。其实,不论穷人、普通人还是社会精英,管你什么论,保持向日葵般向上延展的姿态,活出自我风采,不负昭华,诚不自欺足矣。对于生活的艰辛,是否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庸人自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