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点之前的七天,我想记录关于我和时间是什么样的,或者我在时间里是怎么样的。
我一直都认为思考东西的方式像以下这种方式是最合适的。如果我不知道5+5=10,那么我要尽力的去搞明白5从哪里来,它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然后就会知道1+1=2,1+2=3......1+4=5。从本质上来看,是1的累积量的问题。
我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反省我在过去7天,是如何感受时间的。
在过去的每天早晨我都知道,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是坐享15-30分钟。并且不仅仅是想想,而且有时候在前一天早上就计划好了,下一次5点半起床、坐享30分钟等等。那么,我想通过坐享这件事来反省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是在时间里的,而如何在时间里待着,是我可以决定的事。
一开始,我早上没有固定的时间去坐享,只是有了空闲,正好2018年了,看到朋友分享关于坐享的打卡图片,我之前也关注了这个打卡,正好赶上了关注就开始去跟着打卡了(我没有自己去主动开始,而是很随机的被动关注,说明了我不积极主动,也说明了我没有把重要的事情列入计划里,更说明了,我没有自主的生活工作)。我记得当时还不清楚规则和流程,中途还停下坐享看了一下如何打卡。如果提前再了解一下它会更好的开始的。那么,第一次打卡就这样开始了。
后来有一次坐享15分钟,发现开始的太晚,已经7点多了,那么受到的外部环境影响比较大,那么,别人在说话或者在做事情发出的声音,就无法让我集中注意力。那么,好吧,我得想个办法,以前录过一段阿弥陀佛循环播放的音频,拿出来,边听边坐享。那么我在这15分钟的时间里,是没有多少真正的坐享的,只是在尝试着如何进入坐享。并且,我如果无法给予自己一个安静的环境的环境的话,很难进入状态。所以,处理好屏蔽外部环境杂音的问题是坐享的前提。
哎,打了两天卡后,写了自己的感受也分享了出去,后来,也在读其他人的分享,发现别人竟然知道自己呼吸了多少下,我一看挺牛的啊,怎么办到的啊。
然后,我就在30分钟坐享时,也给自己的呼吸记录了一个数,发现我记录的不精准,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怕什么,慢慢来,一点一点训练,对时间的感知度不就更高了啊。我可以接受一开始的问题,因为我知道这是正常的情况,从无到好,重视一步一步来的。
再来一天,这一次30分钟,总时间长一点,再怎么不进入状态,效果肯定比15分钟好吧。那么来吧,发现自己在开始的时候,有一种开始就是无法进入状态的心理。这会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就是说我有30分钟,然后我对自己说:没事,前五分钟不就是用来进入状态的吗?这句话,这个想法是什么意思呢?这5分钟不就是用来浪费的吗?是的,是有这样的一个潜意识在里面,如果我不通过记录反省,无法感知到自己是这么对待开始的。
除了以上这一个点之外,还有一个点是,我记得老师说过,坐享的时候背部要直。就是这样一个指导,我尝试了一下,在第一次30分钟坐享里,一直保持背部直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提醒自己,弯了吗?过了一会后,再提醒一次,弯了吗?随意的刻意提醒时,发现背部真的又不直了。
当我的背部挺直的时候,我偶然之间尝试到了腹部呼吸是什么样的。以前在书里和网络上读过,脑子里有这个概念。当时不懂,怎么搞才能让小腹部去调整呼吸,偶然发现后,刻意练习,就慢慢熟悉了。
在坐享的时候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提醒时间和记录时间与沉浸的平衡,第二个是处理思考最近发生重要问题和纯粹沉浸的平衡。这两个点下次再记录反省,为什么?因为今天没有时间了......到了跑步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