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7 典雅英语的没落,君子坦荡荡的节食减肥法

熊逸 17.2 | 典雅英语的没落

欢迎来到熊逸书院。今天我们继续来谈《每日邮报》,你只需要记住一个观点:《每日邮报》改变了英语的表达方式,也改变了“新闻”的定义。

(1)圆周句

昨天我们谈到《每日邮报》的创立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来临。为了让你有个真切的体会,请你试着翻译一句英语: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这是《傲慢与偏见》开篇第一句话,虽然短小,但从语法结构上看,就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圆周句。

中译本处理这种句子,经常会重新调整语序,比如译成这样:“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意思虽然没错,却失去了原文里的修辞味道。在原文的语序里,首先讲出“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最重要的信息“妻子”却被安排在全句的最后,让押尾的小词和前边扣上的大帽子形成一种出乎读者意料的反差,这就见出奥斯汀的文学手段。这样的句子,叫做圆周句,可以写得很长。

奥斯汀的小说经常有这样的句子,因为她的读者大多是富裕人家的小姐、太太,这样的语言风格正适合她们配着精致的下午茶,消磨无限的闲暇时光。

而我们昨天谈到的《每日邮报》,行文风格追求英语口语体的短平快,比传统的书面英语易读易懂很多。当时所谓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其实本质上是拉丁语和英语的区别。我在第8周里谈到过拉丁语和逻辑学为西方文明奠定的传统,拉丁语曾经是通行欧洲的国际学术语言,对英语有巨大的影响。今天GRE考试里的阅读题,很多长句、难句,语法结构本质上都是属于拉丁语的,既百转千回,又严丝合缝。

在早期的英国文人里边,用拉丁腔写英语是一种时尚,有些人就是觉得拉丁语比英语优越。拉丁语源自古罗马,古罗马很重视辩论术,由辩论术催生了修辞学,西塞罗式的圆周句就是一种英国文人最爱学的修辞方式。我们常人说话,最重要的话总会先说,而圆周句恰好相反,把最重要的语义,同时也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放在一句话的最后,也就是说,必须读到最后,语法结构才豁然完整,语义才豁然明朗。

斯宾塞的文风我们已经领教过一些。至于他的修辞,严格说来并不属于当时一些文人骚客所推崇的拉丁腔的古典英语。他在这方面确实有点先天不足,对古典名著的修养太低。但也许是语言天赋和时代风气使然,他虽然刻意追求精准、生动的文风,字里行间却依然不失典雅,还时而掺杂着拉丁短语。

直观起见,以下摘录《社会学研究》(The Study of Sociology, 1873)开篇处的一句英文原文:

On a matter affecting the agricultural interest, statements are still as dogmatic as they were during the Anti-Corn-Law agitation, when, in every rural circle, you heard that the nation would be ruined if the lightly-taxed foreigner was allowed to compete in our markets with the heavily-taxed Englishman: a proposition held to be so self-evident that dissent from it implied either stupidity or knavery.

这么长的内容,其实只有一句话,意思可以浓缩成一个超级短句:“人们相信贸易保护利国利民。”

你可以试着自己翻译一下这段话,不要漏掉原文藏在字里行间的维多利亚文风的优雅,然后对照严复的译文:“更论农商利病,辄云某事当兴,某令当废,极口无所疑难,气象大似护商律初罢时。当彼时乡民皆言,本国税重,使此令果除,将他国轻税之货,源源入市,与本国重赋者竞。事如此,有不知其妨民病国者,非妄则愚耳。”

这段译文,把原文的一个长句拆分成了三句话。

(2)《每日邮报》改变“新闻”的定义

严复译文里所谓“护商律”,今天依字面译作“谷物法”,其颁布与废除是英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大事。原本制定《谷物法》,是为了限制低价农产品进口,保护本土农业生产者的利益,而法令的实施带来一连串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面包涨价了,原本就已经在低工资下勉强维生的城市工人愤怒了,要求加薪。雪上加霜的是,外国政府还制定出报复性的关税政策,增加了英国工业制品的出口成本。于是英国资本家就会一脸黑线地向工人怒吼:“销量下滑了,你们还喊加薪,有这么欺负人的嘛!”

这样一来,就爆发了一场阵营组合很诡异的阶级斗争:资本家发动工人兄弟,大战农场主和农民伯伯,而不是工人和农民联手反抗地主和资本家。这就是英国近代史上声势浩大、旷日持久并且影响深远的“反《谷物法》运动”。

这种事情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能在国际新闻里看到,看到那些作为知识精英的政客,身边环绕着由各类知识精英组成的智囊团,却依然会揣着明白装糊涂,用各种贸易保护政策来争夺民心,而千千万万读了书、识了字、接受过普及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人民群众依然很吃这一套。斯宾塞给我们的智慧,乃至出名得多的亚当·斯密给我们的几乎早已成为常识的智慧,在最该生效的时候总是无影无踪。如果斯宾塞的在天之灵看到这一幕,一定会说:“我早就说过嘛,普及教育根本就没多大用,广大人民群众是教育不来的,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税款去兴校办学呢?”

北岩勋爵会用这样的话来反驳斯宾塞:“我办《每日邮报》并不是想教育大众,而是想迎合大众口味,赚这个大市场里边的钱。我是个商人,我是要赚钱的。”

所以,《每日邮报》和北岩勋爵在当时的知识界收获了许多骂声。知识界自有知识界的传统,知识精英可以居高临下地指点人民群众,却不可以处心积虑地迎合他们,因为“迎合”往往意味着削足适履。

无论这样的观念是否合理,至少《每日邮报》开创的媒体新风格使一些传统的传媒概念——比如“新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什么才是新闻?我们可以看看斯宾塞供职过的《经济学人》,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新动向才是新闻,而在大众报刊里边,尽是哪个小区发生了邻里纠纷,哪里的保安打了业主之类的事情,一度很端庄的“新闻”变成了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最可恨的是,那些每天为工作、生活而忙忙碌碌的接受过普及教育的读者,把他们难得才学到的识文断字的能力尽数用在这些很“没品”的“新闻”上边。

今日思考

没过多久,又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报纸内容配上了插图。请你想想看,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怎样一种市场定位服务的?精英阶层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这就是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

今日得到

最后让我们简单温习一下,今天我们谈到当普及教育见出成效之后,以《每日邮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应运而生,拉丁腔的典雅英语走向没落,“新闻”的定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就到这里吧,我们明天见!

万维钢  日课233丨君子坦荡荡的节食减肥法

今天咱们继续说布莱克本和埃佩尔的《端粒效应》,今天说的是节食和减肥。

有个非常流行的说法,说如果你每顿饭都只吃七分饱,一直处在一个有点饿的状态,对身体有好处,可以长寿。这个说法是来自一个著名的老鼠实验,说那些喂得少、长期吃不饱的老鼠,寿命比那些顿顿管饱的老鼠长。

这个实验是真的。而且有人拿虫子做类似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长期吃不饱的虫子活得更长。

问题就在于,这个结论只对老鼠和虫子这种体型比较小、比较低等的动物有效。

对猴子就没用。有人拿猴子做过实验,让猴子每天饮食摄入的热量比正常水平低30%,结果跟正常饮食的猴子相比,这些吃不饱的猴子的寿命和健康水平都并没有更好,它们的端粒也不比正常猴子长……似乎还稍微短了一点。

后来有研究者干脆拿人做了实验,找一群人随机分成两组,让一组该吃吃该喝喝,另一组顿顿故意不吃饱 —— 结果长期下来,吃不饱的这一组的端粒不但不比正常人的长,而且都不比有点肥胖的人长。

所以人不是老鼠,有些观念真得更新啊。比如说体重。我们有时候觉得“肥胖”这个词太直白了,爱用“超重”代替 —— 但超重其实概括不了肥胖 —— 关键不在于你体重多少,关键是你“胖”在了哪里。

1.哪里胖才是真的胖

咱们先看一张图,两个人有相同的体重,但是“胖法”不一样 ——

左边这位女子腿很细,但是腰很粗。右边这位女子腿很粗,屁股比较大,腰很细。请问谁更健康?

数十万年的进化赋予你的审美直觉完全正确:右边这位女子非常健康,而左边这位女子的身体就有点堪忧了。

以前科学家研究体重对端粒的影响,结论五花八门。有的说有影响,有的说根本没影响 —— 就算是有影响,体重的影响也只有抑郁症影响的三分之一。现在才知道,体重并不是一个好指标。端粒不在乎你体重多少,在乎的是你肚子多大。“腰臀比”,才是好的指标。

胖有不同的胖法。如果肉是长在皮下脂肪上,表现出来四肢比较胖,那没关系,可能对身体还有保护作用。怕的是肉长在身体的“里面”,包括肌肉和肝肥大,表现出来就是肚子大。

肚子大可能是因为营养摄入有问题,可能是因为平时心理压力大,最大的可能则是平时不运动。肚子大反映新陈代谢水平低,会让端粒变短。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这可能有两个效应。一个是胰腺中的 β 细胞的端粒变短、它们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就会降低,而胰岛素不足导致 I 型糖尿病。另一个效应是“胰岛素抵抗”,导致 II 型糖尿病。

据我理解,糖尿病的原理差不多是这样的。我们吃了什么东西,消化系统会把食物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葡萄糖通过血液流供应到各个细胞,葡萄糖是细胞的能量来源。胰岛素的作用就好像是一把钥匙,把细胞的门打开,让葡萄糖能进去。I 型糖尿病就是胰岛素不够用,开门没有钥匙。而“胰岛素抵抗”,则是胰岛素开门的这个开锁机制失灵了。胰岛素也有、葡萄糖也有,但就是打不开细胞。两种糖尿病的结果都是血液里集聚了大量的葡萄糖,可是细胞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能量。

当然肚子大也不一定必然就会出现胰岛素供应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是多个因素配合的结果。这本书说,在下面这四个症状之中 ——

肚子大,腰臀比过高

胆固醇超标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只要具备其中三个,就是新陈代谢综合征 —— 这就是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的前兆。除此之外,大肚子还会让细胞更容易发炎,细胞发炎会干扰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破坏会进一步让细胞的端粒缩短,端粒缩短又会再进一步导致更多发炎……整个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真是得控制肚子啊!那怎么控制呢?少吃点有用吗?

2.节食与反弹

有人想把自己饿廋,这其实根本不可行。还是那句话,人体是一个反脆弱系统。故意少吃的确能让身体暂时变瘦,但这个反脆弱机制是越缺少什么,你就会越用更大力量去吸收什么。

咱们前面有一期专栏叫《满足感管理》,我们知道有时候人对食物的渴望就好像吸毒者对毒品的渴望一样。节食减肥就有这样的效果。采访那些正在节食的人,为了让体重下降,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渴望食物,大脑状态也跟吸毒者一样,闻到食物的味道都受不了,因为他饿啊!

好不容易体重减下来一点……然后你就想放松一下 —— 毕竟渴望食物这个状态实在太难受了。结果你一放松,也就多吃了几块饼干,身体就吸收得特别快,体重马上反弹。

用挨饿方法减肥的人,就算暂时减下来了,五年之内仍然保持这个成果的,还不到5%。绝大部分的人都进入一个循环:少吃让体重下降,体重下降的时候就特别想吃东西,实在受不了就吃,一吃体重就会迅速上升。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这个循环中,面临这样的压力,一天到晚就想吃,这端粒能不短吗?

所以该吃饱还是得让自己吃饱,吃饱了多运动才是健康之道。现代社会的肥胖问题不是因为人们都吃饱了,而是因为受不了廉价食物的诱惑、又没有体力劳动的必要,是营养摄入过量又不运动。

比如说“糖”。咱们前面有一期专栏叫《有关糖的犯罪推理》,其中介绍了现在一个观点认为糖是各种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就等于是毒品,人根本就不应该吃糖。主流的看法没有这么严重,但是吃糖过量这个现象的确是非常明显。有的人一天到晚可乐不离手,身体肯定受不了。

糖要少吃,事要多知。在营养过剩的年代我们需要一点营养学。到底吃什么好呢?

3.地中海饮食

营养学是一门非常不成熟的科学,以往的“科学常识”动不动就被新研究推翻,新研究结论过不了多久又会被推翻。到底应该怎么吃,现在有很多很多的说法。

前几年流行过所谓“旧石器饮食法”,认为人身体的进化速度没有那么快,还停留在旧石器时代,所以我们应该专门吃旧石器时代的人吃的食物 —— 比如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只吃一些肉类、水果蔬菜之类。这个方法已经被科学证明是不靠谱的。

想要知道吃什么,你还是得回归分子生物学。从端粒角度来说,细胞有三个敌人,这三个敌人我们前面都说过。

第一个敌人是发炎。肥胖会让细胞更容易发炎,引发发炎和端粒缩短的恶性循环。少吃固然可以减少发炎,但从另一方面说,你也可以吃一些能让身体不发炎的食物啊?

omega-3 脂肪酸就有防止发炎的作用。下面这张图的横坐标是在某一时刻测量的人们血液中omega-3 脂肪酸含量,纵坐标则是在这个测量的五年之后,这些人的端粒缩短情况。结果非常明显,你血液中的 omega-3 脂肪酸越多,你未来端粒缩短得就越慢。

很多食物里有 omega-3 脂肪酸,比如说鱼类、牛奶、有机鸡蛋之类。那如果我专门吃一些鱼油行不行呢?实验证明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作者并不强烈建议吃鱼油,因为效果取决于你对鱼油的吸收能力 —— 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从食物中获取。

第二个敌人是氧化应激反应。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对抗氧化应激反应。你可以从水果、胡萝卜、西红柿、土豆和一些绿叶蔬菜里获得这两种维生素 —— 而且吃土豆最好带着皮儿吃。

第三个敌人是胰岛素抵抗。对付胰岛素抵抗,最关键的就是要少吃糖!含糖饮料,特别可口可乐是垃圾食品,应该坚决抵制。

维生素D对端粒酶有好处,作者建议可以吃些补充维生素D的药丸。不过我在别的地方多次看到,维生素D其实没有必要专门补充,你没事晒晒太阳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所以这个思路是你不需要少吃,你需要的是吃的对。

综合起来,作者给了一套饮食方面建议 —— 非常类似于我们经常听说的“地中海饮食”。咱们列举一下 ——

对端粒有害的食物:

红肉(也就是哺乳动物的肉 —— 鸟类鱼类两栖类的肉叫“白肉”)

加工肉类,比如香肠、火腿

白面包

含糖饮料

Omega-6 多不饱和脂肪酸

过量饮酒不好,但少喝点没关系。

对端粒有好处的食物:

植物纤维、全麦

蔬菜

坚果,豆类

水果

海带

Omeg-3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咖啡的研究有很多,结论是喝咖啡对身体有好处。

总结一下,腿粗没问题,腰粗才是问题,少吃解决不了问题,吃的对加上多运动才是健康之道。

说到这里我有一点感慨。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一个人生态度,这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如果一个人特别在意自己的体重,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一天到晚饿着,表面上拒绝食物,实际满脑子想的都是食物,这种做法岂能是君子所为呢?又或者说一个人完全受不了食物的诱惑,为了一点甜味整天可乐不离手,变成一个生理需求的奴隶,那更可能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对自己有良好的控制但又不需要刻意控制,有什么好吃的吃点也行,不吃也行,生活不走极端,不沉迷,该做的很自然地就去做,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谷物大脑 读书笔记 (美)戴维·珀尔马特(David Perlmutter);(美)克里斯廷·洛伯格(Kristi...
    小龙脱口秀阅读 2,827评论 0 2
  • 人到底能不能延缓衰老,怎么才可以更长寿?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有可能会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思考的,而且也会面对。古人就有很多...
    漫谈慢活阅读 619评论 3 4
  • 看到文章的标题,你一定会疑惑,“端粒效应”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一本新书的名字,此书第一作者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
    夏浪效率工具营阅读 3,986评论 0 9
  • ”第二章 红坐在床沿边上,刚来的家庭医生在为她清理着脚上的伤口。酒精擦过伤口,一阵针蛰的疼痛,但红并不在意。在昏暗...
    BABYMOON阅读 252评论 0 0
  • 命令行:说明: appid和应用签名b5ab0611aa9db704d607ae53:5ec8b9fe417acb...
    ISwiftUI阅读 40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