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自我体会,PM提升能力的最有效路径是做更多产品,没有这种机会,则为自己创造机会。在头脑清晰、规划合理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做更多产品,对保持PM状态很有帮助。再说,做产品真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呀。
不过说实话,互联网花样再繁多,终究会发现产品只是个「皮囊」,做来做去,最终都回到「人和孤独」上。作家有文字,画家有颜色,作曲家有音符,舞蹈家有动作...每一个角色都在寻找自我表达的方式,留下痕迹,对抗孤独。
对我们来说,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则是产品人表达内心的最好方式,产品即是我们的「作品」。这个作品,不求流芳百世,至少不枉此游。
再者,实践产品理念、验证设计方法,在商业产品中去操作代价太高,一些带有试验性质的产品方法探索,也需要一个「实验室」给自己折腾。从中获得一些发现体会,对正式产品工作会起到参考支持的作用。
2.
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听音乐,这种美妙的声音艺术,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在发展。从最初的用于传递讯息,到今天的愉悦身心,音乐一直广受青睐。
我无法确定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音乐,也许是留守儿童时,音乐从磁带随身听里出来,陪伴了无数个恐惧困惑的夜晚。也许是异乡求学时,音乐从MP3里出来,消解了几分无亲无故的乡愁。也许是一段感情结束时,音乐从手机里出来,抚慰了青春伤痕的撕心裂痛...
开心、无助、失落、甜蜜、迷茫、愤怒...任何情绪,任何时刻,只要我们想,总能有音乐愿意陪伴着我们。曾经参与过音乐事业,与有荣焉。在音乐事业里认识的小伙伴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热爱它。常常说,如果不是真心喜欢,大家早散了,毕竟这事太难...
如今身是已离,心却从未疏远,一直关注着音乐同仁们的动态。就在我此刻的朋友圈里,有音乐制作人、音乐项目创业者、发片歌手、乐队成员、唱片公司朋友、音乐编辑...他们没有因为这个糟糕的竞争环境,而放弃音乐工作。
每天跟音乐打交道,工作即是跟自己喜欢的事物在一起,这是难言的幸福。不过如此美好的事业,也无法掩盖它行业的艰难生存状况,优秀作品一年比一年少,歌手在忙着开演唱会、上综艺节目,十年前我们听一批人,十年后我们还是只能听这批人。新人冒头越发困难,当前的行业规则没有给音乐创作者们足够体面的回报,让他们能安心的做出好音乐。
当初号称「颠覆音乐行业」的项目,早已销声匿迹。欣慰在于,前浪死得再惨,丝毫不会影响后浪一波接一波,这是个生命力极强的行业,可以欣喜得看到很多人开始用新的方式,新思维做音乐。胡彦斌的「牛班」,郑钧的「合音量」,汪峰的「野马现场」...更多传统音乐人开始拥抱互联网,用自己的力量,为音乐事业助推一把。
我们一直说自己喜欢热爱一个东西,可我们为它做得太少。哪怕十年前,买盗版磁带,还会花上5块钱一盒。现在,除了线下演出活动,我们有多少个时候是肯为音乐掏钱的...
我是个无名小卒,做不了颠覆,喊不出口号,我只相信一些简单的道理,要想有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产出,就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更多丰富可用的资源。人,我成就不了,钱,我也没有,我只有自己的时间、产品能力,以及一群同样热爱音乐的伙伴。为同样喜欢音乐的人,提供一个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地方,顺带它能产出一些内容资源亦是一件善事。
由此,我们做了「作词」,一个提供歌词创作、分享、交流的手机App。
(为什么只有词、没有曲?因为做不了曲资源...)
3.
这是一个业余时间做自己产品的小team,没有商业目的,没有创业冲动,一切的出发点只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喜欢互联网,想build something,它就像闲暇打球、看电影、去图书馆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词」是我们第一个小尝试,1.0版特别简单,很多好玩的东西会在后续版本中逐步释放。特别感谢@colorguitar从美国一路码回中国,还有各位亲爱的小伙伴,牺牲周末娱乐时间,放弃建设祖国麻将事业,来一起完成这个小玩意。
我们秉承的产品理念是,我!们!喜!欢!
可能违背市场,不遵循常规,whatever,我们做产品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团队成员是清一色的四川人,我们希望用打造互联网产品的模式,把各种离奇想法、巴蜀文化及其他地方的有趣事物,带给大家了解欣赏。不论是熊猫、方言、变脸、麻将、麻婆豆腐、回锅肉、水煮鱼、粉蒸肉、口水鸡、辣子鸡、担担面、毛血旺...
感兴趣的姑娘小伙,欢迎找我们一起耍~(微博@略懂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