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各马可伦理学 第二卷
1道德德性的获得:紧接着第一卷最后,亚氏将德性分为两种即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而与人的欲望与植物性相对应的道德德性则是通过习惯养成的。道德德性不是自然赋予我们的,道德德性不同于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我们的本性中没有道德德性,道德德性是在我们通过运用我们的自然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获得的,就像学习一门技艺,自然并没有先天的赋予我们这种技艺,这种技艺是在我们的后天的实践学习活动中逐渐掌握的,原本外在于我们的德性,通过实践活动渐渐进入我们,为我们所有。据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区别,柏拉图认为我们的实践活动,一定是根据理念世界的理念在现世模仿做出的,我们不可能在没有一个房子的理念的情况下就平白的可以建造出一个房子来。亚氏则认为我们并没有先天的一个房子的型,我们先天有的只是自然赋予的实践的能力,能够造出房子,完全是通过他人的教授,加上自己的实践活动。而德性因何原因和手段而养成,也因何原因和手段而毁丧,因为同样性质的活动,做的好,就能形成好的习惯,因此形成好的德性,而如果对于同样性质的活动,做的不好,就会形成不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应当从小就十分重视我们习惯的养成和我们的实现活动。
2实践的逻各斯的性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的逻各斯,即实践理性,不是思辨的,而是有一种实践的目的,如上面所说的,我们是怎样的就取决于我们的实现活动的性质,因此我们研究它的性质,主要是要使自己有德性。然而对于实践的逻各斯的研究只能是粗略和不精确的,因为实践与便利问题就像健康的身体只有一种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平衡状态那样,也并不包含什么确定不变的东西。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尽力而为。接下来亚里士多德提到了过度、不及与适度的概念。他认为过度与不及都会毁灭德性,就像体力与健康一样,锻炼的过度或过少都损害体力,而饮食过度或过少也都会损害健康,过度或不及都将毁灭德性,而只有适度才能保存德性。作为德性的节制与勇敢都是为过度与不及所破坏,而为适度所保存。但是虽然德性产生、养成与毁灭于同样的活动,却也实现于同样的活动,而德性在活动中实现后,我们更可以在实现活动中强化之。就比如我们通过在节制的实现活动中节制了快乐,而变得节制了就更加能够节制快乐。
3快乐与痛苦作为品质的表征:亚里士多德认为应当把在活动中所产生的快乐与痛苦作为德性的表征,即以在活动中所产生的快乐与痛苦作为判断德性品质的标准,比如说仅当一个人节制快乐并且以这样做为快乐的时候,他才是节制的,相反,如果他在节制快乐的时候伴随着痛苦,那就不是节制的。亚里士多德同意柏拉图所说的重要的是从小培养起对该快乐的事物的快乐感情和对该痛苦的事物的痛苦感情。那在这个地方,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说节制快乐的同时感到快乐才是节制的,那这两种快乐应该怎么理解呢?其意思或许是说不将快乐而是将德性作为目的的活动才是德性的实现活动,而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就是节制的,所以就对节制快乐这种德性活动来说,其中有两种快乐,一种是所要节制的那种快乐,另一种是在节制快乐的这种德性活动中所获得的,而对快乐的控制越好,获得的快乐也越多,两种快乐并不矛盾,节制快乐也不代表不能有快乐,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对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没有痛苦的面对可怕的事物,才是勇敢的来说,由于可怕的事物必然带来痛苦,既然对于可怕的事物都不会感到痛苦,那如何定义什么是可怕的事物呢?可怕事物的标准从何而来?接着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一种恶是由过度的快乐造成的,其治疗的手段便是施加痛苦,惩罚,如果一种恶是由痛苦造成的,其治疗手段必定是快乐,而于人们这样使用快乐与痛苦,也就可以知道快乐与痛苦与德性有关。而由于人的灵魂在本性上就与快乐和痛苦相联系,所以德性就是在正确的意义上追求或躲避了快乐与痛苦,而恶则是在错误的意义上追求或躲避了快乐与痛苦。而对于快乐与痛苦有如下四样特点,1有六样东西为人们所选择和逃避即:高尚的东西、有利的东西、令人愉悦的东西、卑贱的东西、有害的东西、和令人痛苦的东西。对于这六样东西的选择或逃避可以区分好人与坏人。而尤其在快乐方面,快乐既为人与动物共有,又伴随着选择的对象。2快乐从小就伴随着我们,很难摆脱。3我们或多或少都以快乐与痛苦为衡量我们行为的标准。4技艺与德性总是同比较难的事务联系在一起。
4合德性的行为与有德性的人:在这一节中,亚里士多德区分了有技艺的人与有德性的人。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合乎德性的行为有三条规定即:首先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必须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为那行为自身之故而选择它的,第三是必须是出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的品质而那样选择的。有技艺的人则只用有第一点即可。而有德性的人并不必须的要有第一点,但另外两条却都要有。然后又再次强调了德性绝对不能满足于空谈,而要在活动中去实现。
5德性的定义:种:首先亚里士多德将灵魂的状态分为三种即感情、能力与品质。在分别对这三者进行定义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德性是品质。
6德性的定义:属差:在对德性在性质范畴上进行述说后,现在开始在数量和关系两个范畴述说德性,从数量说,德性是数量上连续而可分的那种实践事务上的一种数量。在这种事务上也有较多、较少与中间。从关系说,德性同这些事物上的过多与过少的数量相关,然而它不简单地是相对于过多或过少而言的中间,而是在这两者之间的、相对于实践者的、几何比例的中间,也就是适度。因此德性是一种适度,是在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这是在其本质或概念来说德性是适度,但是从最高善的角度来说,适度也是一个极端,是与恶这种极端相对立的善的极端。虽然德性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即适度,但德性并不是必然的都存在于每种实践与感情当中,因为有一些行为和感情其本身就是恶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过度或不及,而对于过度与不及,再认为其具有过度的过度和不及的不及是没有意义的。我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对德性是适度的描述上,在某种程度上与孔子的中庸是相一致的,因为孔子的中庸也是适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极端。(将亚氏的适度与孔子的中庸进行深入的对比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7具体的德性引论:在这一节中,亚里士多德对那些具体德性的过度、不及与适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在恐惧与信心方面的勇敢,在快乐与痛苦方面的节制,在钱财方面的慷慨、大方和大度,在怒气方面的温和,在交往的诚实性方面的诚实,在娱乐的愉悦性方面的机智,在一般生活的愉悦性方面的友爱,在羞耻方面的知羞耻,还有义愤等。
8适度同过度与不及的关系:在这一节中亚里士多德对适度同过度与不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以用一条线段来概括说明,线段的两端分别是过度与不及,而大致处于线段中部位置的就是适度,而这个中部位置在哪儿则根据具体德性之不同而有所差异,三个点之间都是彼此相反的,两个极端与适度的相反程度较小,而两个极端之间则具有着最大距离的相反。
9适度的获得:对于如何达到适度,如何定位处于线段中间的适度,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很难的,他提出了三个参照方法:1避开最与适度相反的那个极端,2我们要研究我们自身容易沉溺于其中的那些事物,然后将自己拉向相反的方向,3在所有事情上,最要警惕那些令人愉悦的事物或快乐。总之要完美的把握到适度是很难的,所以在所有品质中适度的品质最受人称赞,但是我们有时要偏向过度一些,有时也要偏向不及一些,因为这样才最容易达到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