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扰?
订阅号、朋友圈读到一篇文章,匆匆浏览,感同身受,马上转发、收藏;甚至只是跳跃着瞄了几个小标题。收藏着,等哪天该深深细读,哪天可以作为素材引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直等到手机内存告急。
书架上,一溜溜一摞摞的书,好多是未读完的,好多是未曾开封的。
线上线下,免费付费一个个课程,一场接一场赶场子。每项技能都值得提升,每个课程都那么诱人;可有多少课程,是学了之后用上了呢?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知识日益更新,层层压力之下,我们焦虑重重,总想多学一些。于是收藏一篇篇好文,买入一本本书,购入一门门课程。
结果呢,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看不下去……
那未来得及细读的美文,未来得及钻研的书,未学完的课程,带给我们短暂的心安之后是更重的焦虑。
我们可曾细想,我们为什么读书?
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996,716,工作之余能用来充电的时间真的很有限。我们真的很难有时间完全读懂一本书,记住一本书。
十年寒窗,我们上课认真听,一丝不苟记笔记,最好能把课本以及老师的笔记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因为那样能得高分,能上好大学。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好学生们一直是这么读书的。
可是,踏入职场了,我们习惯性地延续这种读书方式。完全读懂、记住一本书,有必要吗?难道作者会出一份试卷,填空题,名词解释,得高分就能升职加薪吗?
不可能。
职场人的读书,应该学以致用,让书为我所用,而不能为书所役。
换一个思路去读书
八二原则我们都不陌生,一本书,也是如此。精华内容,核心内容,就占20%。
读不懂的,记不住的,只要对我是不重要,又何必花精力去记住呢?
比如,为了学做刀切馒头,我没必要去学习小麦的生长面粉的加工过程;为了烧一道红烧肉去学遍八大菜系。
所以,我们不必再为没读完没记住一本书而愧疚、焦虑。我们可以从头阅读到尾,也完全可以挑一段自己感兴趣的开始读。
读一本书,不在于你读了多少记住了多少,最重要,最关键在于运用了多少。只要能将书中的观点方法用上一点两点,这本书就读得很有价值了。读名人传记,你是否能借鉴他们的人生路口取舍原则;读情感故事,你能否汲取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读职场法则,你是否改善了工作方法、改善了人际关系。
一个好的读书方式,应该能让“知”内化为“能”,落实为“行”。
拆书法,就是工具之一。
《这样读书就够了》阅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