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西洋月刊》谋篇文章有这样一段话:
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延迟满足感”的能力,而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
这里文章所提到“延迟满足感”,来自于一个历史悠久且著名的实验----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也就是当时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测试了大约90个4、5岁的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小朋友们,让他们围在一个房间里,每个人面前都是一块棉花糖,他们可以马上吃,但假如能等15分钟,他就能拿到两块,当实验者离开后,不同小孩有着不同表现,而实验者——米歇尔在试验后接近30后,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那些当年能够抵制住诱惑的小朋友,后来人生果然更成功。当米歇尔把这个结论发表后,引起了大量的关注,也使得这个实验成为“延迟满足感”经典的实验例证。相信你我在某些书籍上也曾看到过米歇尔的这个实验,作者无一例外都是苦口婆心的告诉我们,延迟满足感的有效意义。
然而这个实验其实背后还有很多变量,被实验者可以忽略了,比如社会,文化,家庭因素等。所以当加入更多的变量时,是否还是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2002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于人类发展研究所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调查,在美国10个不同地区招募刚出生的孩子作为观察对象,记录他们各个维度的数据,比如种族,宗教,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背景,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研究的时长是从他们童年一直追踪到青少年时期。当这些孩子在四岁半时,研究者再次重复了当年米歇尔做的7分钟版的“棉花糖实验”。在这个新的实验里,研究者把实验范围扩大到超过900人,孩子父母背景更加多样性,其他因素也更加多样性。
他们得出的是什么结果呢个?孩子在幼年能不能抵抗住棉花糖的诱惑,和他未来成不成功根本没有什么必然因果关系。但是他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他们更没有耐心去等待拿到第二颗棉花糖,实验指出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孩子的社会经济背景,也就是他的家庭条件,富裕家庭的父母会保证他们衣食无忧,就算没能做到延迟满足,把糖吃了,他们也会相信事情终究会是好的,相对于“穷”的父母,他们为孩子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稳定性。当贫穷笼罩在整个家庭时,让大家关注更多的是满足于眼前的生命存活。毕竟,吃不饱,穿不暖,如何让一家人饥肠辘辘的兴致盎然讨论那诗与远方?
通过这篇文章,你是否对于“延迟满足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了呢?咱们民间以往有这样一句俗语:三岁看老,你是否会仅凭一个三岁小孩的当下某些行为就判定他的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