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我的读书经验

01 我的读书路径与境界更新

读书这件事在最初的时候很难做到目标明确。而且,一上来就目标明确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另外一个严重后果,即失去获得意外好运的机会。所以在第一个阶段里,我觉得甚至直接就应该漫无目的的读书,能读多少就读多少,能读到什么就读什么。不用挑。因为挑书也是一种逐步积累的能力。

回顾我的读书经历,大约在28岁之前,我读书是非常杂的,连那时候男生都不屑于读的言情小说我都可以读的津津有味,现在回头看,这种饥不择食有很大的好处,随便罗列也起码有这么3个:

1、阅读变成了吃饭一样的需求,不读脑子就饿;

2、经常有各种意外的好运,从莫名其妙的地方读到了原本可能不可能获得的知识;

3、一不小心就积累了足够的里程—— 你要知道,驾驶经验远比驾驶技巧重要得多。

我有一个当图书馆馆长的妈妈,所以从小就懂一些基本的选书原则,因为我早就公开写过了,所以在这里我就不重复了,大家只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后台回复“选书”两个字,就可以看到我那篇文章:《选书的基本原则》。

到了第二个阶段,你就不得不挑书了。

因为挑书的能力是在大量阅读过程当中必然逐步形成。我从来都不向别人索要书单,因为最初就觉得书单是没有什么用的,那肯定是别人的书单,那肯定不是我的书单。后来,就庆幸了。因为从来不向别人索要书单,于是思考久了观察多了,就明白一个特别简单的道理:向别人索要书单是使自己的挑书能力逐步退化直至为零的最有效方法。

你的挑书能力不可能不长进的,除非你一定要让别人帮你挑书,除非你一直都让别人帮你挑书,我就说我自己的经历。

注意:我的选择结果并不重要,我的选择原则也许有参考价值。

当年我读着读着就觉得《读者文摘》貌似和《青年文摘》差不多,选其中一个就可以了嘛,再后来发现,《读者文摘》里有太多编造的故事根本看不下去,于是就换成了读书,最终还觉得不错。再读着读着,就发现小说固然有趣,但是对自己思考未来没有什么帮助。而娱乐类的内容,影视貌似更有意思更复杂更有嚼头。于是我就开始读非虚构类书籍了,虚构类的快感重点则转向到影视作品当中去寻找。

随着年龄的增加,好奇心也开始进化,越来越倾向于读那些符合科学方法论的文字。

就好像很多小众电影非常惊艳,就好像奥斯卡获奖影片里也有好多烂片一样,好多的经典书籍读来读去,貌似价值也不高。注意:学术经典是另外一回事。于是我果断放弃对读完大师经典的迷恋。

这里有一个重点分享:自己更喜欢那些“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其实,大多数所谓的知识是没有繁殖能力的,在我眼里最多只能算作是没有什么具体意义的信息,比如说,你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吗?

比如说【鬯】,你知道这个字的读音读作‘cha四声’;比如,历史学家陈寅恪名字里最后一个字应该读作‘ke(四声)’,不是‘que四声’;比如说,你知道有的人是“三色视觉’,而另外一些少数人是“四色视觉”;又或者,人群中大约有7%的人有强光反射症状,抬头看一眼太阳就打要一个喷嚏……这类的知识其实是信息,没有什么繁殖能力的,它们不是那种你可以用来创作新知识新内容的东西。

当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就是喜欢这种冷知识,并且以懂得多而自得,这时他们的选择,起码也是一种选择嘛。

我需要认清现实并思考未来,我更喜欢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于是,我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这类领域当中:比如

­非虚够类

­英文原版

­心理学

­经济学

­策略学

­脑科学

在这些领域里,又是抓到什么就看什么,看着看着就开始又会挑了——哪个出版社更为靠谱,哪个作者更有趣,然后就很快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到了第三个阶段,我读书就开始变少了,整天读的都是各种学术文献。我后来在网上购买了我所有能买到的国外的各种电子图书馆的会员,闲着没事就在里面翻,真的比google里面找到的东西有意思多了。

学术文献与通俗读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作者的态度。学术论文的作者通常不会太关心读者是否能读懂,他们的想法是自圆其说且尽量写清楚是我的事,能否读得懂是你的事,我才没有空掰开了揉碎了生怕你读不懂呐。所以,大量阅读学术论文真的是非常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请注意我的措辞,不是阅读能力,而是阅读理解能力,重点在于理解能力,这个我一会还会重新提起。

批量阅读学术文献,就好像从父母的庇护下离开而后独立生存意义,刚开始的时候甚至有一点害怕,但是没有过多久就开始可怜起过去的自己,过去怎么那么傻,竟然总是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来什么就都没有。

本科教育之后,本来就应该把时间用在读大量学术文献,可惜在我们国家貌似根本就没这个概念,学术研究被翻译成通俗读物,这个时间滞后实在是太严重了。比如说,学习关键期理论,早就被质疑的体无完肤,20年之后还在中国大行其道。说小的时候学不会外语长大就废了,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太坑人了。

大家有空可以百度阅读我懒得出版的一本书叫《人人都能用英语》,读过之后一定会大呼小叫,竟然被骗了那么久。

到了第四个阶段我赶上了好时候,大约我在30岁的时候(2002年前后),在那前后我们在国内已经可以通过信用卡在Amazon上买原版书了。又过了一些年,电子书已经普遍,绝大多数有价值的原版书都有了电子版。于是,不知不觉间,我在自己的电脑上给自己建了一个图书馆,这个时候,我基本上到了需要大量检索阅读的时候。

注意啊,是检索阅读。所谓的检索阅读,就是有目标的阅读,大体上就是知道哪些书大概有哪些领域的内容,而把它们保存在电脑上就像图书馆一样,然后运用全文检索功能,需要什么的时候就通过关键字搜索,把那部分内容找出来参考。

等我过了40岁,我又进入了第五个阶段。我又回来了,什么都看,虽然总是不由自由的挑,挑书已经成了一种内建的能力,有的时候得刻意控制才能当它不存在。

为什么又回来了什么都看呢?因为目的性没那么强了,或者说目的性没必要那么强了。更为重要的是,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更需要了解真实的世界。别说书了,连APP我都会找时间认真研究那些看起来并不适合我的东西。

比如陌陌,2年前未来研究明白陌陌的主流用户到底是怎么想事的,我甚至用5、6个手机注册了不同的账号扮演不同的角色,陆续研究了半年多,期间的见闻足够我写一本小说玩儿的。

最近我又迷上了另外一个APP,叫做快手,绝对是大开眼界。

其实书也是一样的,最近的几个星期里,我一直抽空就看一本网络小说叫《死人经》,特别长,1k+章,我没有办法跟别人解释我为什么会迷上这个,说实话,我迷上的并不是那本小说本身,而是那么长的小说,居然有那么多人磨磨唧唧的跟着,我很想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

在我眼里,了解真实的世界很重要,尤其对我这种终极宅男来讲更是如此。足不出户而知天下,虽然很难,但也并不是完全做不到。

以上,就是我多年来的读书路径——从范到精,再回到范。还有另外一个维度的路径——

从全盘接受,到部分接受,到不能接受的部分也多想想看。

我觉得这是3个境界,所有人都是从第一个境界开始的。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常常说的话吗?我们常常说,“你别跟我犟了,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可是随着阅读能力的积累——读书挑书都是积累出来的能力,你就会跟我一样发现无论什么书都有你完全无法接受的部分,或者是干脆完全不应该接受的部分。你开始判断,你开始思考,你开始筛选,你开始取舍……

过了40岁我进入第三个境界之后才觉得庆幸,第二个境界虽然比第一个境界好,但说实话也没有好出多少,常常会因为一时的好恶错过很多的精彩。现在的我感觉世界广阔了许多,境界不同之后,也就完全没有了什么心里负担。

别说我在读《死人经》这种我不觉得low别人却觉得非常low的东西,我甚至偶尔会仔细看一看咪蒙的文章,我都觉得说,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正我没有本事在任何地方学到我们应该学到的东西。

02 阅读的目的

我用了阅读这个词而不是读书,因为大家也看到了,在更多的时间里我读的并不是书而是学术文献,我总是觉得通俗读物还是很慢,得等到xxx(某学术大师,没听清名字)把学术文献翻译成通俗读物,这个路径太长了,直接去读学术文献效率会更高。

那么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非常明显啊——改变生活。

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一句空话,最值得拿出来当成例子讲的是这么一件事。上个世纪90年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某一天下午走在大街上,那街上搭了一个台子,台上台下人头攒动,敲锣打鼓,鞭炮声此起彼伏,干嘛的呢?抽奖,1¥/个,刮刮乐,最大的奖是一辆江铃小汽车,那人群尖叫,那唏嘘声,那人来人往,那个热闹……

把我吸引了过去,我用我兜里仅有的2块钱刮了2个,当然什么都没中,没过多久我学了一点概率常识,概率常识是高中学的,恍然间发现以前的自己太傻了,任何一个学过概率论的人是不可能去买彩票的,因为那等同于是对自己已经增长了的智商的侮辱。

你明白了吧?所谓智商是学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

另外一件事是关于我老婆的。许多许多年前我们刚在一块的时候我们有过一次剧烈的争吵。第二天她跟我说,“其实我不想跟你吵,一点都不想,可昨天晚上我就是控制不住,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又过了一会说肚子疼,很疼,然后随口说,可能是要来事儿了。

我当时就楞了一下,然后隔天我就抽时间跑去图书馆,一下午查了若干本书才反应过来,原来有相当大比例的女性在经期前后都会有激素水平巨大幅度的波动,直接导致情绪失控,而实际上,临床已经有很多用来调节激素水平的药物且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作用。

于是我就做了一些摘抄,然后带给她看,她明白了之后就没有了病耻感,我带着她去医院,让大夫给她开了一些药。以后的许多年里偶尔也会有起伏,但一般都是她自己先说:“没事应该就是这两天就这样吧,我去把药吃了,多休息一下就好了。”

许多年之后,她的感慨就是: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对我来说,阅读的目的很清楚,就是改变生活。改变生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习得新的技能。

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信,连游泳这件事情我都是看书学会的。这一点呢罗永浩同学可以作证,因为他的蛙泳是我在池边仅靠说话就教会的。

03 升级自己的阅读操作系统

3.1 不仅要只字不差的读,还要反复的读

注意啊,我是在说我读非虚构类书籍。我相信在任何有耐心有时间的情况下,任何技能都是多多少少通过阅读习得的。过了25岁之后你再回头看看初中高中的教材你会感到无比惊讶的:怎么会这样,这么简单的东西当初怎么会觉得那么难呢?

很多人只不过是没试过而已,所以呢你试过就明白了,小的时候你觉得数学难,一辈子就那么觉得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25岁之后你只要学习习惯正常,很可能只有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高中、本科整个一学期的数学教材全都过一遍,然后惊讶自己当年的理解能力之差,惊讶于今天的理解能力之强。

别总觉得“专业”这事儿是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 ——事实上,只要你学习能力足够专业,无论什么,其实都可以学得比较专业。

其次,你要学会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想过要学会的本领,我很早就有这种本领。这个本领是:一本书,只要必要,即便是读不懂,也要读完。

谁说好书读一遍就可以读懂的呀,谁说好书只要读

一遍或只能读一遍的呀,谁说读一遍读不懂就不可以读很多遍的呀。这些问题问出来好像是废话似的,但是你想想就知道了,绝大多数人就是这样败下阵来的。为什么这个本领那么重要呢?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正有用的知识,真正有点难度的知识,从结构上来看,常常并不是线性的,不是那种一路过关斩将,直到干掉大Boss就可以通关的模式。

你想想看,没有难度的知识,是不是大家都学会了,乃至于相对价值相对优势并不明显呢?但凡有点难度的知识从结构上来看,常常都是递归结构的。

有些书是这样的:想要深入理解第一章,依赖于你对后面某一章,例如第五章的深入理解,这样的结构类似于数学里的递归,于是,这种结构的书籍就是要通过反复阅读才能够理清思路的。

如果递归这个词你理解起来费劲,那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使用另外一个类比来说明问题。

你可以这么想象:有些知识就是平面的,那就相对好办一点,而另外有些知识是立体的,却要在平面上展示,于是你就得费劲一点,想尽办法搞清楚层次,搞清楚远近。

于是,你就得反复阅读,就好像在迷宫中反复行走反复试错最终找到通路一样。事实上连小说都是这样的,很多高手写的小说,经过刻意设计之后,如若不是反复读过2、3遍,好多地方你就漏过了。

高手拍电影也是这样的,《穆赫兰道》、《禁闭岛》、《盗梦空间》、《低俗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这些电影都是一样的,看一遍你是看不懂的,甚至有些地方看过好几遍也才注意到。

于是,你就要有这样的本领,一本书几遍读不懂也要挣扎着把它读完,这个本领有了之后很快你就会发现,你就说人们常常描述的那种所谓有悟性的人。读不懂不要紧,必须要读完,而且要反复读,要相信你的大脑有成长能力。

这一点真的放心了的话,你就必然是所谓有悟性的人,什么叫悟性啊?就是想不通的东西反复想,想着想着就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就找到通路了,这就是所谓的恍然大悟啊。

再次,你要理解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用,学而不用是绝大多数人失败的根源。

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展开写了一整本书,在这里就不重复了,以下3个资源,大家可以去

找:

­人人都能用英语(公众号后台回复“英语”)

­什么是践行(公众号后台回复“践行”)

­我为什么要写这个《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公众号后台回复“专栏”)

最后呢,也是人们常常忽视的技能——读书也好,学习也罢,一定是一种社交活动。

我总是花很长时间去读一本书的书评。

为什么?很简单啊,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总是能在别人的留言里发现自己阅读时的遗漏,总是有自己想的不够全面,理解的不够全面的地方,甚至是即便是自己挣扎了竟然也还是鬼使神差错过了重要内容的情况,难道你就没有遇到过吗?

在现实生活中,读好书也是提高自己社交层次和能力的重要工具。我猜你早就注意到了这个事实。

比我如说我个人,我有一个朋友,是愉悦资本的戴笠同学,我们俩怎么成为好朋友的?我们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本来是要聊一个项目的,没过一会我们就发现,我们俩个手机里正在读的书第一屏居然是一模一样的,那还聊什么项目啊,项目那么没意思,我们聊了一下午的书,开心死了。后来,就必须定期见面。

过去我们的生活圈子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地理范围之内,身边读书的人密度总是很低,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互联网改变了一切。无论多冷门的书,都有人愿意在网上留下评论,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呀。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我觉得网上的一切读书会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意义。我这个意义上看,我觉得豆瓣也是很好的社区。

3.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最有效工具 ——  写作

积累是必须的,那除了积累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其实就是写作。这个窍门我可以用另外一句话描述——像作者一样阅读。

在学习的领域里,这种手段司空见惯,再给你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窍门——教师最好的学习方法。我写过另外一篇文章:《阅读只有一种—— 精读》(公众号后台回复“精读”)。希望大家回去翻来看,看过这篇文章以后,你会对我刚刚说的话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我个人认为遇到好书、好文章、好段落的时候都要只字不差的阅读,而且这是一种需要刻意练习才能得到的最重要的技能,最终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

每当我这么讲的时候,总是只有少数人被触动,甚至被震动,瞬间明白自己之前哪错了,自己应该以后怎么办了。而对于那些跑过来问为什么呀的人,我知道他们已经基本上废掉了,因为这些人,哪怕连小学课本都没有做到过只字不差的阅读过,于是,他们现在还在阅读,只是因为恐慌,只是因为知道别人都在进步自己却没有进步,所以非常着急,以至于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他们完全不知道,不仅不知道他们也不想知道甚至是不敢知道。

但是我可以迅速的获得这种难办的能力,很简单——开始写作。

阅读的时候稍不留神,就可能三心二意错过很多细节,你不耐烦了,还故意会有很多的跳读、扫读、略读,而写作的时候呢,你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没有办法跳写、扫写、略写,除非你剽窃,除非你拷贝粘贴。所以,这是一种能力的筛选过程。

你想想就知道了——做不到只字不差阅读的人,如何能做到只字不差的写出来呢!这也是擅长写作的人在人群中不到1‰的根本原因。

我在讲写作课的时候,总有人问我,我写的东西总觉得太肤浅,不好意思拿出去给别人看。我只好告诉他们说,这事没有什么技巧,是你长期以来阅读理解能力出了问题,你阅读不仔细,你理解不深入,于是你思考不全面、不深刻、不严谨。那么有什么写作技巧能够帮上你呢?——没有,完全没有。

阅读目标常常很宽泛,比如说改变自己的观念,而写作目标呢反过来却常常都很具体,比如说清楚一个观念,所以有写作目标的人相对来看阅读的时候更容易做到有目的的阅读和主动阅读。

举个例子,许多年前我教TOFEL的时候,题库里的第一道写作题就问:

人们为什么越来越长寿?这是一个多么貌似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啊!可是这个问题就装在我脑子里了,结果,在其后的阅读过程中反复遇到各种各样的论证,在各种各样的书籍当中有各种各样的论点,各种各样的论据能够与它联系起来。于是,我就开始不由自主的琢磨,后来我发现大多数人好像真的没有认真思考过人的寿命正在大幅度增长对自己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那意义是什么呢?刚开始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思考,比如青春时光延长了,可以谈更长时间的恋爱,或者可以谈更多的恋爱。突然有一天我想到一个可能是所有人都应该重视的意义——赚钱的时间拉长了,投资的时间拉长了,于是人群中可能享受到福利效应的人数增加了。

而这个变化是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变化,人群中可能获得财富自由比例和人数都可能会大幅度增长。你现在知道我那个很受欢迎很赚钱的付费专栏【通往财富自由】的是怎么成型的了吧。

从这个过程当中——从貌似无意义到意义重大的过程当中,我有多少次被好奇心击中,然后四处去找书看。为了确认自己的想法,是否有足够的根据又翻多少文献去证实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又怎么可能在阅读到时候三心二意呢,我又怎么可能去懒得理解呢。

不会写作的人 ,阅读能力一定很差,甚至连快感都会少很多。

另外,在虚构类影视作品当中我为了获得更多的快感,我读过很多编剧、导演方面的书籍,甚至跑到电影学校上过导演课。那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其实我知道我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去拍电影的,可是我为什么要去上导演呢?道理非常简单——所谓的专业,其实就是提高品位和品味。

其实到最后你会明白的,所有的专业,其实就是指一个人的品味和品位足够高,这2个品wei都抬高了之后,自己的欣赏水平就会提高,遇到好的作品的时候就会有不一样的快感,看热闹的快感和看门道的快感肯定是不一样的。

而且,所有的知识都是可以融会贯通的,我写作,我讲演,其实都是用了很多貌似是导演才用到的技巧,但是,我应用的讲演上,我应用在写作上,我知道如何打下伏笔,我知道如何制造效果,我知道如何突出主线。

其实,别看我现在自己也在讲写作课,可是我真的从来没有亲自遇到过好的写作老师,我的很多技能,我的很多读书、看电影、写作的使用的技能,都是拼接过来的,没有哪一个老师教过我。

可所有这些最多的都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从书本当中去获得知识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只字不差的阅读,然后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反复阅读,直至把信息深刻的印在自己的脑子里,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这样,你就可以通过阅读获得任何有效的知识。

我印象当中最为深刻的就是:一切投资的知识,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入门,然后通过实践去提高,然后再通过阅读再进步。所以呢,阅读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注意,是阅读理解能力。

最后,如何看待碎片化阅读?谁捡硬币捡成富翁的。一定要拿出固定时间,固定长度的时间用来阅读。

一个人的总价值,基本上相当于他能够有效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的时间长度,再乘以那些被解决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607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47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496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0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00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7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83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35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43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44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1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09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81评论 3 30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8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16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猎场》在宣传的时候,还很期待这个年度压轴大戏是如何让我们胡歌演一个在职场或者商场上打拼一路的励志青年,没想到...
    喵姬阅读 514评论 0 2
  • 在开始springmvc之旅之前,我们先学习下MVC架构模式。 什么是MVC架构模式? MVC是MODEL-VIE...
    iamlyly阅读 665评论 0 1
  • 这几天在烈日的烘烤下,我反复地踩着离合,转动着方向盘,皮肤也跟着一点点变黑。随着汗液的蒸发,口渴在所难免,于是训练...
    叶不默阅读 365评论 0 0
  • 不希望自己看起来每天都在学习,上班。 就当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从周五晚上开始死亡到周六下午5点复活。 忘记上周...
    自安在阅读 3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