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抑郁情绪”当中。白天和别人说说笑笑,可一到晚上就会情绪低落。
时间长了,就算在白天也会突然难过心塞,无论看什么样的节目玩什么样的游戏都无济于事。
这种突如其来的“抑郁情绪”,像是藏在影子里的杀手一样,紧紧跟着你,让你无法躲避。
你有可能已经察觉出自己在某方面出了问题,但又不确定要不要去看心理医生。那么,我建议你,可以先看看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拥有20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咨询经验。因此,他在这本书中用类似于童话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
跟着蛤蟆先生,带着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去找到属于你的自我成长之路吧!
儿童自我状态
蛤蟆先生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说出了一件令自己觉得难过的事情。
蛤蟆先生的朋友们漠视了他精彩的冒险经历,还对他进行了指责。尤其是脾气像他父亲的獾,把他从头到尾地责骂了一通。
而蛤蟆先生只好怀着内疚的心情,对朋友们道歉并表示自己一定会改正。可心里头却隐隐觉着不舒服。
好了,这个时候你也可以想想你自己,是否也遭遇过这样的事情?面对其他人对你有心无意的指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和蛤蟆先生一样感觉到悲惨无助,仿佛像是个挨骂的小孩子一样吗?
这里就涉及到“儿童自我状态”的概念。
儿童自我状态就是指行为和感受像个孩子一样。当然不是指你会像孩子一样撒泼打滚大哭大闹,而是指你像个孩子一样无法逃离父母的掌控,因此只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讨好父母。
比如说,你在小时候,当受到父母的严厉管教时,你发现除了认错和沉默可以让父母平静下来外,没有其他的办法。
所以,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你也会优先选择“儿童自我状态”,即无底线地贬低自己和长时间的冷战。
这样做很方便和快捷,是你潜意识里认为最好的解决方式。但事实上,这样做只会让你忽略掉自我情绪的反馈,从而陷入更深的迷惘当中。
那么,有没有另一种状态与“儿童自我状态”相对应呢?
父母自我状态
蛤蟆先生最害怕的朋友就是獾。獾是个严肃的人,脾气像蛤蟆先生的父亲一样严厉,但不得不承认,獾是个优秀的人,很多时候他都是对的。
在獾面前,蛤蟆先生不由自主地切换成“儿童自我状态”,因为蛤蟆先生觉得獾代表着正确的权威。
不过,在心理医生这里,獾的行为模式被看作是“父母自我状态”,即表现得和父母一样。
仔细留意身边的人就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或者说易怒爱批评他人,深入了解他的家庭就会知道,原来他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
他继承了父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用来评判世间的一切对错。而且还固执己见,很少能接受新的观点和新的视角。
那么,你有可能就会感到好奇,为什么蛤蟆先生没有像他严厉的父亲那样呢?拿到“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只能存留一个?
并不是这样,蛤蟆先生其实也继承了“父母自我状态”,只不过藏得很深。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蛤蟆先生的“父母自我状态”都在他的脑海里对他进行审判。
你这样做不行吧?你看看你又做错了!你真的是什么事都做不好!
对照一下自己,你是不是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在做某件事时,明明要信心满满地大干一场,却始终挥不去心中的阴霾。
这份阴霾就是父母曾经对你的审判,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依旧残留在你的灵魂里。
成人自我状态
尼采曾说过: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回想一些令你感到不快的场合,自我分析一下当时的自己是处于“儿童自我状态”还是“父母自我状态”,亦或是两者兼有。
蛤蟆先生的心理医生说,没有人能决定你是难过或痛苦,所有的情绪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你大可选择令你舒适的走向。
这就需要你理解你自己的行为模式,理解他人的行为模式,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做出行动。
我们要知道,我们所有的知识点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不用拘泥于父母的声音,也不要被童年的情绪束缚,根据现在的事实,用成年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有人会问:我们该怎样进入到“成人自我状态”?
这很难说,就像每个人经历的事情千差万别,每个人的性格也不会完全一样,所以在通向“成人自我状态”这条路也不甚相同。
但最开始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回想起那些不快的过去会让人很痛苦,但是在痛苦中,我们才能发现真正伤害我们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