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上学的时候,你身边有没有碰到这样的同学,当他掌握一个新的知识点或者学会一道题的解法,你去请教他时,他却不肯告诉你。当你上班以后,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她明明会工作中的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但是她却告诉你她不会,让你自己去琢磨。
这里就涉及我们经常所聊到的一个话题:教会徒弟,会饿死师傅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且不做评论,我们先一起看看吴军老师在他的专栏中举了一个例子:
在投资领域里,约翰·杜尔是被公认的风投之王,他现在是凯鹏华盈的主席,曾经投资了 Google 和亚马逊等公司。
杜尔每年亲自培养一个年轻人,但是最后能做到合伙人级别的近20年来只有一个,而且没有人在见识上超过杜尔。
那么杜尔有什么独到之处呢?吴军老师总结了两点。
其一,杜尔的很多做法讲出来很简单,但做到并不容易;
其二,杜尔通过培养大量年轻人,让自己能做的事情比以前更多,更大了。
通过这个例子你有没有发现:教会徒弟和饿死师傅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徒弟能学会的都不是真正的“独门绝技”。
之前在单位工作时,自己有时也会有一些私心,当自己发现和掌握了一个新的东西时,就会偷偷的放在心里暗自高兴,不乐意分享,甚至还害怕别人知道这个“独门绝技”,现在看来,用吴军老师的话说就是目光太短浅了,格局太小了。
一个组织里,永远不缺乏那种掌握了一点技能的人,恰恰缺乏愿意分享,愿意相互提携的人。
在理清两者的关系后,那么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
在懂得分享技能的同时,一个好的师父,如何能够进步应该比徒弟快,而不是比徒弟慢呢?换句话说:如何能一直做一个好师傅呢?
这里吴军老师也给我们分享了他身边的一个真实案例:
今天在 Google 的中国人中职级最高的(副总裁级)是我在清华的一位学妹,她领导的项目总是不断被下属拿走,但从没有因此不带徒弟,满足于看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她总是不断地开始一个新的事情,长时间下来,她被不断提拔,从一个最基层的员工成为了最高一级的主管。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自己进步比别人更快。
至此,我们终于找到了不会“饿死师傅”的“独门绝技”:
永远进步比别人更快!
凡是世界上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就没有稀缺性。
我们能掌握的东西和技能,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使你不传授给别人,别人也能很快就找到解决的方法,这都没有稀缺性,我们要做的是首先在见识和格局上比“徒弟”高和远,进步比别人快,这样才具有自己独特的稀缺性。
世界上永远不缺乏低质量的东西,只缺乏高质量的,少数人能做到的,而其他人做不到的东西。
所以,看到了吧,我们只有保持不断的进步,保持自己独特的稀缺性,才是真正的独门绝技。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也能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