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问你一个小问题,请你认真地思考一下。 假设你和男友准备结婚,有一天他诚恳的地对你说:“亲爱的,虽然我才工作没多久,但存了一笔钱,刚好够付一套小户型的首付款,你说我应该去买房子呢?还是我们先租房结婚,把这笔钱用来投资我的事业,等过几年赚钱了,再买更大的房子?” 你的选择会是什么呢? 在当今高房价的压力之下,世俗看法都会认为没房子怎么能结婚呢?
极少数人能够接受裸婚,更别说在租来的房子里一起打拼事业了,你甚至还会嘲笑那些没有及时买房子的人说:“早不买,现在买不起了吧!”如果你的男朋友真把积蓄全部投资在事业上,你恐怕会跟他闹分手吧。 谁会放弃实实在在的房子,去选择前途未卜的事业呢?还真有,那就是股神巴菲特和他当时的未婚妻苏珊。苏珊在面对同样一个问题的时候,选择了支持巴菲特的事业,他们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了,生下了第一个女儿。
直到6年后,巴菲特的公司收益稳定了,他们才买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008年,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 大多数人都在追求房子带来的安全感,却忽略了自己的思维因此被禁锢了,然而大把发展的好机会也正在房子外面悄悄溜走。
这是在提醒你,是时候拆掉你思维里的高墙,也是时候让你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这就是我今天要给你解读的书《拆掉思维的墙》所要告诉我们的精髓。
这本书的小标题另一名字是:“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它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更是一本教你如何规划职业、如何做人生选择的书。
《拆掉思维的墙》的作者是新精英生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新精英生涯的总裁古典,他一位拥有十分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人。古典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既稳定又高薪;但他心怀梦想,没有被这种安定的人生困住,很快选择了辞职,意外地进入到新东方集团担任讲师和培训师,后来成为了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培训师。可当他在新东方的事业发展得如日中天之时,却又一次选择了辞职,出来后独立创业,创办了一家自己的职业规划公司,做得风生水起,从此古典就也被同行业内称为是“中国职业规划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在《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里,作者古典结合安全感、兴趣、心智模式、成功定义、职业规划、幸福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阐述,用一个接一个鲜活的事例生活案例展示了他的观点,教我们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人生,更完整地认识自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人生,从而努力成长为自己理想的样子!
作者古典写下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帮助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尽快转变思维模式,走出人生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果你也有梦想,或者对目前的生活不满意,又或者想拥有更美好的人生,那这本《拆掉思维的墙》会让你豁然开朗,既能让你从心理学的层面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从人生规划的高度获得前进的动力。
当你认真听完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之后,一定会大有收获。
下面我就把《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用四天的时间为你解读。
第一部分:
不做安全感的奴隶,相信自己的潜能
今天,我来给你讲述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做安全感的奴隶,相信自己的潜能。分为两个重点来理解。
首先,我来给你讲第一个重点:不自信和依赖让你成为安全感的奴隶。
最近有一个网上的段子很火,是这么说的:“你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不顾情面地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有娃的那些。”许多网友都说这话特别扎心,但也让人反思。你认为让中年人甘愿受委屈不敢辞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除了责任感和家庭压力之外,更多是因为中年人那种追求安稳的心态和固化的思维模式,这种心态和思维就像高墙一样,把人困在里面,让中年人好像温水里的青蛙,心甘情愿地成为房奴、车奴、孩奴,日益丧失了适应外界日新月异变化的能力。
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内心的安全感在作祟。除了那些用房子来搞投资的人之外,普通人买房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需要房子住。因此人们人们急切地买房子,同时也是在为的是购买一份“安全感”,好让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有个安身之地,更深层次的心理因素是因为不相信自己的竞争力;人们不敢辞掉工作,害怕失去生活保障,是对变化的恐惧,但从根源本上是对自我能力的不信任不认可自己具有提升自我的能力;
人们抱怨爱人不能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害怕失去爱情,觉得一个人活不下去,根源都是因为自己的人格还不够独立。 如果你总是把获得安全感放在第一位,就等于把自己潜在的能力都关在了门外。因为当你不自信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害怕失去的恐惧牵着鼻子走。
但是,不管是房子、工作还是婚姻,即使能带给你一时的安稳,却不可能带给你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感,解决不了你内心更高层次的欲求。早早买了房子,被房贷困住,失去的是全世界追逐梦想的自由,早早安于稳定的工作,失去的是充满可能性的多彩人生,早早结婚生子,失去的是自我提升的黄金单身期。
就好比,为了讨好恋人献出自己的第一次,为了不让恋人离开选择结婚,婚后为了让丈夫回心转意要了孩子……结果绝望地发现就算生再多儿子,也照样栓不住对方的心。在工作上也同样如此,觉得工作太无聊,想去考研但是怕失败,想去大城市但是怕失业,想谈恋爱但是怕被限制,总是活在各种“是的——但是”的心理模式里面,总是害怕失去,害怕失败,陷入无法掌控的焦虑之中,成为安全感的奴隶。
如果你自己的内心缺乏安全感,那么外界和外人都是给不了你安全感的,只有当你打心底里相信自己的潜能,坚定地扔掉各种依赖,安全感才会真正地在你身体里生长出来。
举个例子,大部分女性的方向感都比较差,漂亮的女生更是如此。可这真的是天生的缺陷吗?当然不是。《拆掉思维的墙》的作者古典告诉我们:能力=天赋*时间,就算天赋差一点,也完全可以通过多费时间来提高能力。
美女之所以不认路,关键就是没有在认路上这件事情上多花时间练习。一个是被传统观念洗脑,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女性方向感差,所以女性开车的时候习惯依赖导航,另一个原因是美女通常更受欢迎,比如经常有男友接送,有更多的人可以依赖,需要自己认路的机会更少。久而久之,认路的能力自然就更差了。认路的能力如此,其他方面的能力低下也同样如此,能力低下会导致不自信,然后产生相应的恐惧,从而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因此,我们想要获得安全感,大前提就是必须相信自己的潜能,然后通过时间加倍努力,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并且越来越强,帮助你完成更多的事情。相反,如果一开始只追求安全感,而不相信自己的潜能,只是依赖其他人或其他东西的话,那你的潜能就会慢慢枯竭直至最终消失,从而导致加重你的不自信,让你逐渐变成安全感的奴隶。
刚才讲的是好了,第一个重点讲完了,现在来给你讲第二个重点:提升安全感的6种好方法。
前面说到了,真正的安全感是无法从外界的人或物上得到的,但你的自身又缺乏安全感的话,应该怎么办呢?《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作者介绍了6种有效提升安全感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安全范围内冒险。
就像特蕾莎修女所说:“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要你尝试。”选择一个安全的环境放心地冒个险。
对于房奴来说,可以拿出相当于你房子一平方米的钱,找个地方度个假;对于工作太安稳的人来说,可以参加一次次没有第二次的与陌生人的社交活动,把自己假想成理想的角色,发表一次演讲做一些平常不敢挑战的事情,比如,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以此来激发自己的潜能; 对于害怕尝试新事物的人来说,可以找几件不要的衣服,裁剪成自己喜欢的款式。
第二种方法是远离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据说扼杀当代有为青年的三样武器分别是:过于关心子女的父母、永不犯错的任务和养老般的工作。过于关心子女的父母会养出巨婴一样的孩子,要么成为啃老族,要么成为妈宝男;永不犯错的任务会让你只听得到表扬,看不到问题,永远不会进步;养老般的工作会让你逐渐丧失奋斗的动力,也失去在社会竞争的能力。
我们要远离这些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就像青蛙要远离温水一样,最舒服的环境往往是最可怕的环境。
第三种方法是远离让你陷入负面恐惧的事物。
什么是让你恐惧的事物?比如那些特别没有安全感的人,因为消极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亲人或者朋友,就尽量减少和他们的交往,去和充满正能量的人交朋友;比如充斥着负能量的电影、电视剧、书籍等,在你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安全感之前,尽量少接触这些东西,而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能让你快乐的事物。
第四种方法是把恐惧锁进恐惧保险箱。
每次当你产生恐惧情绪的时候,就把这种心情记录在一张纸上,或者是把你能够想到的害怕担心的事情列举出来,记录在本子上,然后把记录藏到安全隐蔽的地方,作为你的恐惧保险箱。然后告诉你自己,恐惧都锁起来了,尽管放心大胆去做要做的事情。等事情完成之后,你再打开恐惧保险箱,看看里面有多少担心变成了现实。坚持这样做,你会发现,其实你担心的事情,几乎都不会发生。
第五种方法是尝试记录“成功日志”。
这是与恐惧保险箱相对的一种方法。做法很简单,首先找一个你习惯的记录方式,可以用笔,可以用手机,也可以用电脑;每天用10分钟的时间记录下自己当天5件“成功的事”,即使小到整理衣柜、给陌生人指路、认识新的朋友等,也是你的“成功”。日积月累,你会发现自信心正在生长,而自信恰恰就是启动安全感的命门最关键核心。
第六种方法是把内心最深的恐惧找出来,实现触底反弹。
作者古典在书中告诉我们,恐惧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浅表的层次,恐惧的是事情本身,第二层次是恐惧失去背后的价值,第三层次就是最深一层,代表真正的恐惧,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这种失去。
比如,很多人害怕得罪领导,这是第一个层次;但其实你害怕的不是领导不高兴,而是怕领导不高兴之后,让你失去升职加薪的机会,这是第二个层次;但其实你真正害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失去前途的局面,这就是第三个层次,源于你内心深处的不自信与恐惧。
有句话说得好:“背对恐惧最可怕,当你真的转过脸去面对,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好怕的。”找出内心真正的恐惧,勇敢接受事情最坏的结果,当你担心害怕的时候,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我这次失败了,替代我的人会怎么做?”,二是“既然他会这么做,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呢?”在这两个问题之后,就是你触底反弹放手去做的时候。
我们生命中的安全感从来不是他人赐给我们的,而是自己内心深处那被需要的感觉。如果你发现自己通过尝试了以上6种方法仍然缺乏安全感,说明你最应该做的,是到一个自己最恐惧的地方,去支持和帮助那些人。
就像美国心灵女王奥普拉曾经说过的一样:“如果你受了伤,就去帮助他人疗伤;如果你感觉痛苦,就去帮助他人减轻痛苦;如果你发现生活非常糟糕,就去帮助困境中的人们脱离困境。” 因为安全感是拿不回来的,但是可以通过付出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