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
作者:刘未鹏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
ISBN:978-7-121-14006-8
这本书的出书年限比较早,但是蔡叔很欣赏本书作者,他这样称赞:“刘未鹏拥有很强的逻辑,典型的工科思维,对很多事情不喜欢浅尝辄止,也不会故弄玄虚,习惯用读者容易理解的语言往透了说。”
这周就重温《暗时间》,来吧!
【心理学】
提起心理学,高中时候很感兴趣,本人又比较内敛。当初在高考前,通过一些杂志介绍,了解但到国内心理学专业强势且靠前的大学: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自己内向,喜欢胡思乱想,觉得这门专业适合自己,既探究自己歪歪扭扭的内心,也了解分析他人的心理,确实蛮适合自己的。
到现在,心理学也逐渐成熟,划分比较细,有临床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
作者提倡:每个人都需要学一点现代心理学,因为它跟我们日常的决策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思维陷阱无处不在,思维定式帮助人类在生存衍化的过程中得以快速响应,但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思考,而非原始社会的更模糊但更快速的思考。
这里,作者为心理学正名,纠正以往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误区,举例说明为何人人都要学习现代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用一系列如受控的随机实验等科学方法研究人脑的思维特点,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再是单单指心理疾病、抑郁症、读心术、微表情等字眼。
【暗时间】
暗时间 定义:一个人在同一份时间内,在显性动作的同时对一件事物进行主观能动的深入思考,这部分花掉的时间是暗时间。
作者认为,人的寿命长短是不一样的。不是看表面上那个世俗意义的年龄。什么意思?举例,一个人,活了80岁,看起来高寿的年纪,为世人所艳羡,如果,此人一生天天都是一个生活方式,每天不过是对于前一天的重复,几十年如一日,即使是80岁,在作者看来也不过如此,生命没有意义。如果一个人也许只在世上停留了40岁,但丰富的体验赋予了他不同的感知,尽管看似生命短暂,但他的经历却好像是其他人好几辈子般。作者明显是鼓励后者的。
另一个例子,高中三年,有的人时时刻刻,大脑都在满负荷运转,在吸收在思考,而有的人,上课时候,大脑也处于放空状态,不是走思就是发呆,最后这两类人的表现肯定不一样,即他们的生命效率大大不同。
所谓暗时间,就是对于组成生命的时间的利用效率。它无处不在,往往极容易被我们忽视。不只是工作、读书等等时候,吃饭、洗澡、喝水、做家务等等这些被分隔的琐碎零散的时间等等大脑不需要耗费很多能量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上,都可以被使用起来。还有就是大脑频繁切换任务时候,比如一个任务衔接另一个任务的间隙也存在暗时间的消耗。
作者建议:高效的人都懂得如何迅速进入专注状态,并将其保持得足够长,他们更懂得如何尽量不在切换中损耗暗时间,这是他们的秘诀。
珍惜时间,是自古以来的恒命题,作者提出的这个观点,让我们一下子就对时间留意起来,原来暗时间这么多,被浪费的时间更多。对于珍惜时间,伟大的鲁迅先生总结的很妙——
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3、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无法坚持】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某些人的通病。比如,励志减肥的人,跑了两天就放弃了,对乐器感兴趣的,三天后就搁置到一边去了,想学习英语的,不到一周就抛在脑后了……实在太多。想要达成一个目的,没有付出没有辛勤的努力,怎么可能?抱怨的人会说:实在坚持不了,跑步很辛苦,乐器把手磨起茧子了,单词太多总是忘……我们总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坚持不下去的理由,却从来不曾为自己找个坚持下去的信念。
作者认为坚持不下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缺乏事情进度条,另一种是养成了放弃的习惯。
前一种好解决,明晰整个任务,划分目标为不同阶段去执行。后者形成了遇难畏缩的恶性循环,想改不易。
作者建议:不要凡事推到没有兴趣了的头上。固然好奇是人的天性,兴趣遍地都是,能有所成就的人,不外乎就是找准一个点,努力钻研下去,每次枯燥无味,想到放弃时候。就提醒一下自己,再试试,再做做看,再坚持一下下,让自己晚一点退出。
生活中的选择无穷多,在稍微靠点谱的方向上随便选择一个坚持下去,也比时间光流逝在考虑选A或者选B中要好得多。 选择的确很重要,但选择了以后经常提醒自己晚一点再退出,可以提升成功选择的概率,要知道,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