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入坑,进入简书也并非刻意为之。
而是无意中在某公众号推送里看到推荐珍妮特老师要来广州亲授据说风靡全球的热情测试,软文写得很动人,我也很想找到自己人生的热情啊,然后我一问价格,一天课程2500元,我傻眼了。作为一名从事科学研究的穷逼理科生,这是我一个月的奖学金了,当然要如实了解它的价值。于是我马上去谷歌(翻墙的,我很抱歉)查阅了这位老师和她的著作,她的地位有多厉害我不能明确,毕竟社会上各种奖项的噱头太多了,之间的商业利益和复杂关系也并非普通消费者可以了解。然而,我查到了老师的官网,当然是英文的,详细介绍了热情测试,收费是97美元,且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英文交流能力。呵呵,所以这个国内的机构,每个人收费2500是有多大的利润可想而知。这个价格,就是增加了翻译,场地,氛围,实体文具,和所谓亲临指导,实际上几百人的大课还是英文,有多少指导也可想而知。再在谷歌图书里查到她的书,没有中文版,仔细翻阅读者评论,许多人给出的是三星以下,心灵鸡汤类嘛,自己能用到的就觉得好,但是除非它足够深刻,读者自身的条件和实践又正好合适,那么,这类所谓知识经验的作用几乎为零,所以在许多读者看来,就是废话和一些吸引眼球的传奇经历而已。我不反对有钱人去购买这类课程,我只是从我这个穷苦的博士生的角度,说说我所看到的真实。
这几天深深被知识付费冲击了,我说了,我只是每个月领着国家两三千奖学金的穷学生,对金钱锱铢必较啊,但又有提升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啊,于是就尝试了两个得到的课程,分别是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和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业太忙,其他的课感兴趣也无暇顾及,只是查阅观望。那么下面,我想分享一下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的一些想法。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要抨击那些性价比很低的水课,或者抱怨没有作用。因为我们已不是填鸭式教育的中学生,我们要自主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和计划,怎么选择?这里涉及到读书的功利问题。如果你有许多闲暇时间,想要陶冶情操或开阔视野,那么,你的读书应当是根据内心喜好的,随时随地想读什么读什么,享受读书的过程和乐趣。这种情况,课程之类只是一个入门,让你培养基本兴趣,指望它给你带来修养水平的提高,还是乖乖读书吧,这个世界上没有捷径,除非你只想用来显摆和找谈资,否则,没有哪个学者或者你所看到的知乎达人,是通过二手知识来速成的。如果你听了一门每天十分钟的入门课就已经很满足,那只能说明,你并没有多热爱这门学科,就像你说你爱一个女孩却不肯花足够时间去陪伴和了解她的一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学富五车,但这里的关键不是五车,是学和富,知道和懂得是两回事,书籍多少和吸收多少也是两回事。这里,我们不做好坏对错的评判,因为每个人对于学习的需求不同,所以,作为一个自学者,首先要梳理自己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自己的需求。这一点对于实用性的课程尤其重要,比如心理健康类,教育成长类,职业提升类等等。重要的事情太多了,然而那真的对应你当下的情况和需要吗?还是只是出于对匮乏感的恐惧,对占有知识的贪婪,对自己无知的心理慰藉,对现实困难的逃避或妄想?只有源于内心渴望的学习,才能真正融入自己的认知和实践中。举个例子,我最近上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因为我在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人生方向上遇到了瓶颈,对自己的认识很迷糊,而在学习过程中,我跟随老师每周提出的引导性问题,思考自己的答案,每天听课做笔记,且对课程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做了思考和记录,慢慢地看到改变。同时,我也看过老师的多本著作,平时对心理学也有点知识基础。这样的学习深度,基本可以达到自学自用的程度,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那么,就不要贪多,今天这个老师明天那个大牛。大牛很多,可我们能接触到的只是少数,知识和经验都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练和修正,所以,那些刚刚兴起就不停刷存在的微信公号,小创业公司,我们就拭目以待再作选择吧!社会的变化太快了,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时代的机遇和平台的捧扬。看清楚这一点,就不会被层出不穷的网络爆文和年轻IP晃花了眼。今天的网红也许过几年就要被抛弃,因为什么,因为知识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是需要时间的打磨和历史的检验的!
太晚了,今天只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