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以前,都被作为立国之本。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渐渐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发展前景的要素之一。教育,是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动力,教之以文,学之以文。因为教育,中国的文化才得以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没有教育,中国乃至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可能都难以创造、延续和发展。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的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以前。据《尚书.舜典》记载,唐虞时就设有学宫管理教育事务,如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就是指对人民进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四五千年前,中国古代的教育观便已经开始显现了。
商周时代,由于夏的文化知识积累,教学就已经出现兴盛的苗头了。到了西周,出现了诸如国学、乡学、大学、小学的教学组织,还出现了宫廷教育、幼儿家庭教育的形式,教学体制以“六艺”为主(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的组成)。
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发展起来,齐国的“稷下学宫”便是那时私学的最高学宫,“私学”的发展盛行使得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一批私学大师在那个时代得以自由的宣扬自己的主张,最终为中国的教育史留下一颗颗闪耀着智慧的璀璨明星。在他们各自都积极高举着思想旗帜时,同时也进行着教育经验的总结。《学记》与《大学》就是这一时代丰富的教育理论成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到了西汉,中国已有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太学开创于汉武帝时期,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学府,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高等的学府。太学选聘“学优徳勋”者任教授,称为“博士”;招收的学生则被称为“博士弟子”。太学课程主要以通经致用为主,经考试及格,任用为政府官吏。到了东汉时期,太学学生增达3万多人,讲堂长10丈、宽3丈,同时听讲的人数在百人之上,出现了“大都授”——集体讲授的教学形式(早于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1000多年)。
汉代学校官学与私学并举。官学除中央政府所举办的太学之外,还包括地方政府所办的学校,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私学也分两种,小学程度的称为“书馆”;由著名经师聚徒讲学的一般具有大学程度。(“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可见那时学校教育发达的盛况。)加官进爵,是每个读书人最终的目的,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教育其实最直接的目的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样,汉代选士的制度也再于招贤纳士、共安天下。在汉代,主要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到了两晋时期,中央学制则分为两种:国子学和太学。国子学仅限五品以上的贵族子弟入学,设有博士一人,祭酒一人,助教十余人。太学则是为平民子弟而设,有博士生员十九人。所以在规模上,太学生远远超过博士生。在之后相当混乱的十六国时期,那些仰慕汉族文化而兴办教学的学者,如前赵刘曜、后赵石勒都建立了太学和小学。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学增设五经博士,学校为州郡选派,多达3000人。
南北朝时期,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称为“四学制”,打破了儒家一统教育的状况。这一时期的选士制度,除了沿袭察举孝廉、贤良方正以外,还新增了一种旨在匡正两汉选举制度之弊流的“九品中正制”(选拔方式:在各州、郡、县等地方政府,都设置大大小小的“中正”,由当地人选举德充才盛者担任。大小“中正”九等,对于“中正”的考评,以言行道义决定升进黜退。)这一制度实行了近400年。由于考选操诸全凭一人,便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隋唐时期为了改变寒门才子无出路,贵族当权掌政的取士制度,创立并健全了科举考试制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官员的升擢任用,均服从于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与培育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相同,不仅促进了唐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而且也使寒门庶士有了学优从政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的政治革新。唐代取士之法,大致有“生徒法”、“贡举法”、“制举法”。【生徒法:从六学二馆及州县学校中,选成绩优异者,送入京师尚书礼部受试。贡举法:对于非在校学生,先试于州县,及格后再送至京师参加复试的选士之法。制举法:以待非常之才,试于殿试,是一种特种考试。 】
唐代除了取士制度的完善,还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中央设有国子监总辖各学。国子监即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下设国子学、太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和崇文馆。唐代出现的众多门类、范围广阔的实科专门学校。这一优良的教育传统,说明中国早在7、8世纪就已经建立了实科学校教育制度,而西方实科学校的出现,是在资本主义相当发达的十七八世纪。
唐宋之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书院。书院原为藏书、校书之地或私人治学、隐居之地。宋代则将书院作为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授徒讲学、培养人才的地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登封的嵩阳书院,江苏江宁的茅山书院等。元代政府大力扶持书院,书院院址多选于山林名胜之地,主持人称为“洞主”或“山长”。书院的出现,不仅对各种思想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代表着社会良知,担当者社会道义,是批判现实社会黑暗腐朽势力的一股力量。书院的这一特点,集中的体现在顾宪成的一副对联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到了明代,由于阉党魏忠贤矫旨尽毁国中书院,此后书院渐渐衰落。明代的学校,中央设有国子监(贵族学校),地方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在边疆及特殊地方则有卫校(军事学校)。清代学制,大抵沿袭明朝,科举制沿袭宋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考试内容:第一类为经义,出题限于四书五经,文体多为八股;第二类为诏诰律令;第三类为经史时务策。科举制自隋唐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在我国实行了1300年。
清末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吸收西学成为第一要务,学校建制、教育思想与古代大相径庭。从此。中国教育走向了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