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余暮
我,24岁,去过:北京、上海、武汉、厦门、沈阳、广西、大连……
我妈,51岁,最远去过:家乡所在县城。
我爸,52岁,最远去过:家乡所在县城。
大学四年,我兼职实习,努力攒钱,在每一个假期去寻找梦想的诗和远方。我觉得不花父母钱,自己出去旅行,根本无可厚非,甚至是一件很酷的事儿。
大学四年,父母在家乡的小县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默默的为我邮学费和每月生活费,在每个假期盼望我归来,却又一次次希望落空。
毕业一年,我回家工作,有了可支配的少量资金,有足够的工作闲暇,在假日就呼朋引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觉得每天在家看见父母,就已经足够了,旅游这种事儿,还是和同龄人去玩才尽兴。
毕业一年,父母终于不用再盼着我归来,他们每天在我身边唠叨着,也事无巨细地照料着我,在每一次我外出旅行的前一晚,为我准备要带的行李,然后担心着我在外的安危,哪怕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外出。
过去的那么多旅行,我从未想过要带父母去远方看看。他们也从不会主动说起,他们舍不得自己花钱出去玩,就像看到好吃的食物,漂亮的衣服,他们会舍得花钱买给我,却从不舍得花钱买给自己。
而在我每一次旅行回来,他们会兴冲冲地聚在电脑前看我拍的照片,听我讲旅行途中的趣事,然后,老妈偶尔会感叹一句:“出去玩还是挺好的,老头子,等女儿结婚了,我们也一起出去度个假。”
他们总是这样说,等女儿长大,等女儿回来,等女儿结婚……在一次次等待中,皱纹爬上他们的额头、眼角、眉梢,他们的梦想在子女的不断成长中,被无限期地延后,直到再也无力实现。
如果可以,为什么不省下一次自己旅行的钱,带父母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
搜索旅行团、订机票、订酒店……我几乎是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一系列准备工作,看着银行发来的余额提醒,这几乎花掉我攒了一年的旅游基金,也许在接下来的两年,我都别想出去玩了。不过,那又如何?
旅游地点定的是三亚,气候事宜,带着父母去看海,想想也是一种浪漫。在花费上,我只跟他们说了一半的钱,他们起初有点心痛,再想想也能接受了。
对于从没有出过县城,不会讲普通话的父母,第一次出远门总会显得有些局促和不安。他们会担心飞机晕机,担心找不到路,担心水土不服,担心被强制购物,担心……所以,我需要提前做好所有的攻略,在旅行路上做好他们的陪游与向导。
不同于年轻人的旅行,父母亲往往喜欢人多的著名景点,拍照留念完事,他们不会和你去冲浪潜水,也不会去咖啡馆小资情怀,在我们眼里最土的观光模式,确是父母辈的最爱。所以,试着理解他们,带他们尝试可以接受的事物,为他们安排体力适中的行程,你所需要的只是陪伴而已。
在三亚的五天,我带着他们去蜈支洲岛坐观光车,去亚龙湾游泳,在天涯海角合影留念,去南海观音求护身符,去呀诺达雨林比划着“呀诺达”的手势,去走旅行团必去的经典行程。
而在同时,我也会带着他们去第一市场吃各种小吃,去椰梦长廊看落日余晖,陪老爸去午后的街头喝老爸茶,在晚上带老妈去河西路跳广场舞,我带着他们去深入三亚的街头巷尾,去体验不同于旅行团的旅行感受。
所以,如果可以,请带父母去一次远行吧,子女的陪伴是再昂贵的跟团游都替代不了的安心与愉快。
现在,旅行结束快一个月了,老爸老妈还是会时常说到在三亚的趣事,和亲朋好友聊天时,也会很骄傲地说起在三亚的见闻。你看,父母从来不是排斥旅行,而是为了你的生活更好,不舍得为自己花钱。
所以,在我们一次次追求诗和远方时,也想想身后还从未出过远门的父母。你可以把一年两次的旅行计划减少为一次,你可以把原本计划的出国游变为国内游,你可以少一点旅行时的shopping……其实,钱永远不是理由,只是你一直在花钱享受自己的生活,而从未想过让父母感受一下世界繁华。
如果可以,请带父母去一次远行吧。
PS:当然,如果你现在挣的钱都不够自己出去旅游的,你还是先努力挣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