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主题是“人生的意义”,精读书是罗伯特·波西格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书名挺新奇的,对吧?其实喜欢读书的朋友应该比较熟悉了,常见于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上。靳东在《欢乐颂2》里,还有胡歌在一档读书节目中,都有读这本书的场景;这周仙逝的霍金教授称赞这本书,“用奇妙的叙事和优美的比喻拉近了我们平常人与哲学思考的距离”。一年多前曾读过一次,当时一知半解,也曾写下了书评;这周静下心来重读了一遍,把新的感悟写在这里。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讲的是作者带着儿子和约翰夫妇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到旧金山的路上发生的故事,分为两条主线:沿途旅程和思想之旅。
之所以选择骑摩托车旅行,波西格一方面想让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感受热浪、冷锋、草原、湖泊,感受身临其境的震撼;一方面想不刻意地按照固定的行程走,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享受旅途而非关心目的地,我想应是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一般吧。所以在读的时候,很容易地就会把自己代入到作者所描述的场景里,跟着作者去感悟。中间有个小插曲,看简介我们知道,作者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读的时候也能明显感到他确实想的好多,书里有一个他幻想出来的角色——斐德洛,总让我读完每一章都心有余悸细思极恐,甚至一度产生同行的其他三人莫不也是他想象出来的,还好后面搜到了他们的一张照片,不然真读不下去,哈哈哈~
斐德洛是何许人呢?柏拉图在《对话录》中专门有一篇《斐德洛篇》,讲苏格拉底和斐德洛的对话。苏格拉底和斐德洛边走边聊,谈论各种话题。波西格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斐德洛。他写到,斐德洛在蒙大拿州的大学教过学生,去过印度修习东方哲学,在芝加哥大学读过书,后来又在伊利诺伊大学任教,曾因精神崩溃住过院,这都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非常相似。而这次旅行是在波西格痊愈之后进行的,也就是说,这次旅行更是一次觉悟之旅。那么波西格究竟想表达什么思想呢?
1、非二元论和良质
为了是我们更好理解非二元论,作者在书的一开始先是讲了旅途中二元论的故事:作者波西格和同行人约翰对待摩托车维修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即古典和浪漫的冲突。古典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些基本的形式组成的,而浪漫的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古典的认知注重分析,浪漫的认知注重感知。
古典认知看到摩托车,就会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摩托车分为动力产生系统和运转系统。再往下一层看,动力产生系统又可以分为发动机和动力传送系统。再往下一层看,发动机又包括动力钢体结构、油气系统、点火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润滑系统。如果我们再往下分析呢?比如拿点火系统来说吧,点火系统又包括交流发电机、整流器、蓄电池、高压线圈和火花塞。
浪漫认知则视这种角度为洪水猛兽,会觉得这样分类的系统冷冰冰的、繁琐而无聊,没有任何创造性。他们不痛恨摩托车,而是痛恨科技;他们也不是痛恨科技本身,而是觉得科技太没有人性、太丑陋。
讲到这,按照小学生作文的套路,我们即使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纯粹地向其中一方倾斜,但也都知道要把这两个认知合起来看待事物,这样才是维修摩托车的工作美学呀。然而波西格却在这个问题上困惑了很久。他意识到我们总是把世界划分为主观和客观,似乎你只能从中挑选一个。无论你选主观还是选客观,都无法很好地应对这个世界。
于是波西格会告诉你,不只是简单地二元结合,还存在“第三者”,即“良质(quality)”。波西格讲到,如果你把良质抽离出来,依然能够得到很多正确的东西,但这是一些正确而无趣的东西,他称之为“朴质(squareness)”。
而后作者对“良质”的概念进行拓展,认为良质不仅是古典和浪漫之间的桥梁,更是物质和意识的桥梁,良质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人心,它独立于两者之外。作者还解释到“任何经由思想所意识到的总是存在于过去,因而并不真实,真实总是存在于你看到的那一刹那,且在你还没意识到之前,这种意识之前的真实,就是良质”。
2、禅与良质
关于“良质”的定义,作者没有明确地讲,也拒绝下定义。"不可说",这也是书名为什么要冠名以“禅”,因为禅,不可说,一说就错。所以以我的理解,作者提的良质概念,和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类似,良质的存在和判断是先验于主客体的。这算是西方人对于禅宗的初步理解,大概就是用心做一件事情,会让这件事情的过程和结果不同于完成这件事本身而做。类似于克伦威尔曾讲过,“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登上心灵高山的顶部”,可以试着换一种心态去爬山,不是为了登顶,而是为了朝圣。
关于禅宗,作者还呼吁大家在工作中一定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只有内心宁静,我们才能觉察到良质的存在。举个例子,作者对教条式的摩托车维修手册嗤之以鼻,单独对其中一本日式单车说明书情有独钟,只因其在开卷第一页写到“要组装日本制造的自行车,首先需要心平气和”。看起来是个玩笑,但的确如此,我们还是以修理摩托车为例。摩托车出故障了,但我们已经把那本维修手册从头到尾翻了好几遍。书里有现成的答案吗?没有。因为我们满脑袋想的都是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思维已经僵化。固守以前的价值观,让我们无法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这时候,就要慢下来,静下来。我们可以坐在摩托车的对面,静静地注视着它,当我们检查机器的时候,也是在检查自己。整个工作需要我们的心灵和机器结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内心的平静。只有当我们静下来之后,才能听到心绪不宁的时候听不到的消息。摩托车可能会用微弱的声音悄悄问你,到底对它的问题感不感兴趣。于是,我们会重新审视过去自己重视的观点到底成立不成立,重要不重要。慢慢地对事物的感知也会变得更加敏感。到最后,我们会实现内心的宁静。真正的大师在工作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宁静的。亚当·斯密说过,“幸福就是内心的宁静”。内心的宁静只跟我们自己的状态有关,也就是进入了“心流状态”,这与外在的环境是没有关系的。
总结一下,无论是从事修车、设计等等技艺性的工作甚至是其他任何工作也好,借鉴著名作家《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的话:“一流的天才是头脑中同时存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想法,还能继续思考”,这是我们可以达到且应该追求的境界;维持这种“双轨分析法”的根本是“良质”,我们普通人可以借鉴禅修的方法,进入禅定时刻,刻意练习培养起寻找“良质”的能力,从而领悟工作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