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近几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考的人数继续保持高位,每次考试考生接近一千万;但另一方面又不断传来四、六级考试成绩不断贬值的信息,如最近几年工行、建行、中石化、国家电网、华为、联想、宝洁等在员工招聘中都不认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个月,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部分香港高校宣布从2015年起研究生入学外语要求不再承认大学英语六级成绩,转而统一接受雅思和托福成绩。
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何以贬值
为什么这些企业和高校不认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呢?清华大学原外文系主任孙复初批评不少大学生“四、六级考试过关之后,英文文献读不了,英文论文写得一塌糊涂”。前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指出,印度软件出口为100亿美元,是中国的6倍多,“主要问题是我们大多数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比较差,很难适应信息技术领域国际化进展的需要”。
从表面上来看,是不少拿了高分的大学生不能胜任企业工作或高校学习,实际上应该说是四、六级考试设计的本身达不到企业或高校的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词汇量要求分别在4500词和6000词左右,阅读速度要求分别在每分钟100词和120词左右。但根据研究,外语学习者如想比较顺利地阅读中等难度的文章,8000到10000词汇是最低的要求。正因为如此,日本规定中学生需掌握约6000个词,大学还应掌握7200个,共约13200个词;俄罗斯中学生要掌握9000个词,大学生要求掌握的词汇累计总量为15500个。同样,外语教学专家发现,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只有达到每分钟150至200词的阅读速度才能进行有效阅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仅词汇要求和阅读要求比较低,写作要求更低,如只要求半小时写120至150单词。设计最大的缺陷是考试本身没有口语项目。因此,从考试难度上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无法与雅思和托福考试相比的,后者的词汇要求都到10000左右,写作部分半小时要达到300词以上,而且口试具有相当难度。
那么,为什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能提高难度呢?四、六级考试是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这个大纲,大学英语教学只是培养学生一般英语交际能力的通用英语教学(General English),并没有提出为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工作教学目的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而雅思考试则分G类(即通用英语考试,为移民目的,考察一般日常英语交际能力)和A类(即学术英语考试,考察到英美高校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能力)。四、六级考试的性质只是相当于G类雅思考试,因此写作是写短信,词汇量要求也非常有限。任何一个社会化考试都有一定的目的,如考过了雅思托福可以到北美高校学习;考过了托业可以到跨国企业工作;而四、六级考试设计是针对教学的,并不是面向升学和就业的,因此不可能要求它达到没有设计的功能。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从四、六级考试的难度和性质可以反思我们高校外语教学政策。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回顾历史,民国时期颁布的1932年《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是8000。正是大学新生的高水平英语保证了当时的高校能普遍直接使用世界最先进的教材、引进世界一流专家授课。到了1934年,当时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大学和西南联大等都挤进了世界名校的前100名。同样,日本文部省在本世纪初制定的《培养能用英语的日本人行动计划》对全体国民和大学生的要求就是有区别的。对一般国民的要求,就是“培养全体国民应具备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和简单信息交流的能力”;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使他们能够在专业领域内熟练地使用英语”。可以说,日本科学家能够自1949年来获得22个诺贝尔奖项,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日本大学生和学科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英语的读写能力。
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新生已经具备了英语四级水平,或只需学习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就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由于没有提出学术英语目标和相应的语言要求,除了少数大学生有考研和出国留学的需求,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后就没有学习动力。因此,通过考试后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下降是必然的。这现象被英孚教育的全球调查所证实:中国成人英语水平最高的是从18岁到24岁这个年龄段,到了24岁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而亚洲和全世界成人这种英语水平下跌情况直到35岁才开始出现。另外中国大陆成人英语水平(50.15)在亚洲落后于韩国(53.62)、日本(52.88)、中国香港(52.50)、中国台湾(52.56),甚至是越南(51.57)。
正因为如此,上海高校从2013年起开始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使大学生“能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同时提出了相应词汇要求:8000到10000词。尽管对高校开展学术英语有很大的争议,但上海作为国家综合教育改革试验区,有责任大胆创新,为全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摸索一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