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巡课的时候,无意间发现教学楼墙上的文化,有几个地方已经褪色,有的地方已经破损。走到操场上,操场南墙的文化也因为墙皮的脱落而多处残缺。看着学校精心设计的每一块版面,每一个文字,因为时间的流逝,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心疼之余,也引发了我无限的思考。
“校园文化”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教育同行格外关注的话题,一度被推到学校工作的最前沿,一时间创建、打造学校文化的热潮,在我们的身边频频上演。很多学校不惜重金,找专业人士策划、包装,也有的自力更生,将那些美丽的文字和画面贴在了教室,请进了校园。在很短的时间里,这种旧貌换新颜的变化,给每位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和走进学校里的每一个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这样的变化速度,给人们带来的新鲜感,收到了巨大的广告效应。
但这是真正的学校文化吗?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所学校能在学生身上产生终身影响的,往往不是分数的高低,也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学校文化的优劣在学生心灵中所留下的精神印痕。而学校文化不是下大力度,粉饰门面,做形象工程,做面子工程,不是求大、求奇、求轰轰烈烈的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而是以学校发展是否符合教育发展需要,教育理念是否科学,管理方式是否民主,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师生精神是否愉悦,课程建设是否合理,学校氛围是否宽松和谐,教育质量是否优异等为标准的内涵体现。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几幅画,几段文字简单的拼凑,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苦思冥想,而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若想把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必须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文化,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内化为全体师生的思想,渗透到全体师生的言谈举止上,流淌在全体师生的血液中,把文化根植于师生心灵深处,墙上的文字江山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破损的机率也会大大降低。而这则需要全校上下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并把这一切认真的交给时间,“内外兼修”的学校才能真正形成。
作为校长,也要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管理模式,应该有处事不惊的智慧和气度,默默的追寻教育的文化真谛,深耕细作,把学校经营的沉香四溢,别具风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唯有如此,学校才能不走老路,不走弯路,不走错路,不走邪路,让文化在循序渐进的发展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