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第一部分:以身体为治疗手段
第一章:来自过去的阴影
任何增强、消弱、限制或拓展身体行动力的事物,都能增强、削弱、限制或扩大心灵的行动力;而任何增强、削弱、限制或扩大心灵行动力的事物,同样也能增强、消弱、限制或扩大身体的行动力。 ------斯宾诺莎
由于没有生理学、神经系统科学、医学等知识作支撑,开篇第一章就遇到了理解难的问题。
困惑一:对于战斗反应和逃跑反应还尚能理解和有所见识,但遇到危险后呈现的“僵直”变异意识状态我是有点想不太明白。根据达尔文的理论,自然选择的机制应该是有利于物种朝着完美方向发展的,否则该物种可能就会灭绝,所以我还是不太理解这种“僵直”状态的作用,作者给出的理由好像没有科学的依据。或许如书中所说:“进入及走出这种自然反应的能力是我们避免创伤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关键所在。这种能力其实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吧。
困惑二:心理创伤是生理性的。我以前的理解“心理创伤是伴随生理性的”,生理和心理应该是相生相伴,互相作用的。但本书作者认为创伤是一种下意识反应,控制这种反应的生理机制存在于我们大脑和神经系统中的一些原始的、本能的区域。人脑是“三位一体的大脑”,它包括三个完整部分,分别为爬行动物类脑(本能的)、哺乳动物类脑或脑边缘系统(情感的)以及人脑区(理性的),这个理解不难。记得以前在群里我和大家也探讨过有关信息加工的流程。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丘脑到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丘脑还有直达杏仁核的一小绺神经元。人类的感觉信号先传到丘脑,在这里被翻译成大脑的语言,然后大部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在此被评估和分析之后,如果与情绪(反应)相关,信号就会被传到杏仁核,从而激活情绪(反应)中枢。与情绪有关的少部分原始信号以更快的速度,从丘脑像超小路似的直接传到杏仁核。杏仁核抢先于大脑皮层的处理过程,激发出情绪反应与相应的行为反应方式。这就说明,情绪(反应)有两种,一种是是未经脑皮层加工,直接从丘脑传递信息到达杏仁核而产生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几乎是本能的即“本能的情绪(反应)”;另一种经过脑皮层加工后产生的,即“理性的情绪(反应)”。“本能的情绪(反应)”由于未通过大脑皮层加工,由感觉器官感知到信息,到杏仁核开始反应,速度快于理性的情绪(反应)。科学家通过对老鼠的研究发现,老鼠本能的情绪在12毫秒发生,而丘脑到脑皮层,再到杏仁核的通道反应时间是前者的2倍。尽管还没有对人类研究的数据,但两者反应的时间差异大体应该是类似的。由此,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低级动物还是有一个理性的大脑处理过程(24毫秒),所以我认为心理创伤应该是与人的认知息息相关的。比如一个原始人看到现代手术开膛破肚可能早已经吓破了胆形成创伤,但现代人看到就习以为常了。
综上,期望得到群里大神的解答,或者希望随着阅读的进程能逐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