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校教育,我个人认为,“杜郎口”是一部教育传奇。
杜郎口中学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大刀阔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颠覆了传统课堂,创造了基础教育“神话”。
虽无缘前往取经,但借助网络媒介,还是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杜郎口的魅力。最近,勇于探索的杜郎口,又推出了“无师课堂”,在基础教育领地再次泛起轩然大波。读完此文,笔者想站在“无师”的对岸,谈“有师”胜“无师”之浅见。
“生本”与“有师”并非水火不容
“无师课堂”认为:课堂中只要有教师,即使不说话,学生也会有心理压力,就不能实现自由与民主。所以要求教师根本不在教室,完全由学生自己主持课堂、推动流程。
以笔者的理解,“无师课堂”所追求的“自由与民主”,与“生本教育”理念有着惊人的一致,核心都在强调“生本”。“生本教育”主张:把可以交付的教学交付给学生,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此时,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得到激发,他的天性得到发展,他的收获像鲜花怒放。
显然,“无师课堂”与“生本教育”,两者在教学实施上又有明显差异:“无师课堂”主张教师退出课堂,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生本教育”主张多学少教,但对“不可以交付、不可以托付学生的教学”仍然主张教师来教。
对比理念一致、操作各异的两种“改课”路子,笔者认为,为了突出“生本”,不惜让教师退出课堂,这是将“生本”与“有师”视为水火不容,只看到“有师”的小弊,无视“无师”的风险。真正的“生本”教育,不是看“课堂有没有师”这个简单表象,而是深度考量课堂是否“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过于强化课堂“无师”,这多多少少有点矫枉过正。
适当控制并不等于学习干扰
诚然,教师在课堂,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有些影响的确有碍学生高效自主学习。譬如讲解时间过长、满堂灌、教学问题缺乏思考价值等。但若以“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为理由而让教师由“前台”退居“幕僚”,这种改课动机难免有点牵强附会。
教师现场介入课堂,在保证“生本”至上的同时,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控制节奏、结合学情适当点拨、适时鼓励、巧妙质疑等等,教师的这些“教学控制”,不但不会干扰学生学习,反而会成为学生高效学习的“催化剂”。这些教学行为无论如何都不能视作“干扰”。
不管是谁,学习离不开“高人指点”。即便是学富五车的在读“研究、博士生”,他们一样要定期接受导师耳提面命的教育指导,更何况正处于习惯养成关键时期的小学生。
很难想象,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没有教师在场的小学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秩序是什么样?
学生如何自主控制好教学流程?
学生如何把握好每堂课的知识点?
如何让学生不偏不倚击中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对自制力较弱的小学生而言,“无师”状态下的高效学习,这只能作为一种理想追求,而非现实常态。虽然,杜郎口小学一年级已经抵达“无师课堂”境界。
课堂角色“定位”要胜于“缺位”
这次的杜郎口,之所以要推出“无师课堂”,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学习摆脱教师“控制”自由学习。教师在课堂现场的意义究竟是不是控制学生?这一点有待商榷。用教师的“缺位”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自由”,这种改革思路似乎有点跑偏。笔者认为,保证学生课堂学习自由,不能简单靠“缺位”解决,着力点要放在教师课堂角色的科学“定位”。
以语文教师为例,教师有四种课堂角色:是质疑解惑的启发者、是语言发展的点评者、是语文素养的示范者、是品读感悟的引导者。
毫无疑问,教师一旦脱离课堂,教师的四种角色会同步丢失,课堂上,没有了教师启发、没有教师点评、没有了教师示范、没有了教师引导,无论学生有多么“配合”流程,语文教学目标就不能如期达成。
再者,课堂出现生成性资源是很常见的教学现象,即便是教师本人,对生成性资源的处理也要“急中生智”。
教师“缺位”的课堂,即便有预设流程牵引,出现生成性资源或者偶发性问题,学生真能独当一面?教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不可或缺。
作者:亲子教育研究员 刘昌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