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处理定义常量
#define ElementSpacing16
通常会像上述定义常量。上述预处理命令会把源代码中的 ElementSpacing 字符串替换成 16 。该预处理命令会把所有碰到的 ElementSpacing 全部替换成 16 。如果该指令声明在某个头文件中,那么引入该头文件的代码,所有的 ElementSpacing 都会被替换。
2、static const extern
static const double kMargin = 10.0;
这样定义常量包含的类型信息,好处:清楚的描述了常量的含义。变量一定要同时用 static 和 const 来声明,试图修改 const 修饰的变量,编译器就会报错;static 修饰的变量仅在定义该变量的编译单元中可见,作用域就是该编译单元,如果不用 static 修饰,编译器就会为该变量创建外部符号(external symbol)。如果其他编译单元也声明了该变量,编译器就会报错。
如果同时使用 static 和 const 声明,常量带有类型信息。编译器不会创建符号,会像#define预处理指令一样,把遇到的变量替换成常量值。
常用的命名方法:1.在实现文件之内 采用 字母 k 开头;2.常量在类外部可见,通常以类名为前缀
常量的位置很重要。尽量避免在声明文件内定义,因为常量名会相互冲突。
1.如果不想公开某个常量,就定义在实现文件内。
2.对外公布某个常量。该常量需放在全局符号表中(globe symbol table)。
3.命名需谨慎,因为放在全局符号表中。为避免冲突,最好使用与之相关的类名做前缀。
4.该种定义方法优先使用#define。编译器会确保常量值不变。预处理定义可能会被他人随意更改。
5.最好不使用预处理定义常量。
声明文件中 .h
extern NSString *const PageMap;
实现文件 .m
NSString *const PageMap = @"VALUE";
常量的定义是由右往左解读,PageMap 是一个常量,该常量是指针,指向 NSString 对象。编译器看到 extern 关键字,就会自动处理该常量了。传递给编译器的消息就是,在全局符号表中会有一个 PageMap的符号,允许代码使用该常量,当链接成二进制文件后一定会找到该常量。该常量必须要定义吗,而且只能定义一次。编译器会在数据段(data section)为它分配存储空间。连接器会把该目标文件与其他目标文件链接,最终生成二进制文件,凡是用到 PageMap 全局符号的地方,链接器都能将其自动解析。
总结
1、不要使用预处理定义常量。定义出的常量不包含类型信息,编译器只会在编译前根据执行查找与替换操作。他人可重新定义常量值,这很危险。
2、在实现文件中(.m)使用 static const 修饰的变量,作用域就是.m 文件,不在全局符号表中。
3、在声明文件中(.h)使用 extern 声明全局变量,在相关 .m 文件中定义该变量值,该变量存于全局符号表中,命名时注意重名,最好添加类前缀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