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广场上,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一个人在默默的玩耍皮球,一不小心皮球蹦跳着滚落到台阶下面了。小男孩急忙去追,无奈穿的太厚,腿脚跑起来很不灵便。看到这一幕,我正想帮他去追回。已经来不及了,小男孩脚下一滑,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圆嘟嘟的小嘴上当下就渗出了鲜红的血。我把他抱起来,安慰了几句,问他有没有大人带他出来。他边哭边顺手指向不远处,说妈妈带他来的。
不远处的凳子上一个年轻的女人正在全神贯注的玩手机,根本就没注意到刚才孩子摔倒的一幕。
我牵着他的手把他送到妈妈跟前,刚想向他妈妈说明情况,妈妈看到男孩已经肿起来的嘴唇,不问青红皂白把小男孩数落了一顿。说,肯定又是乱跑摔倒了。
我解释说,是孩子的皮球掉到台阶下面了,他想追皮球,所以不小心摔倒了。男孩的妈妈似乎完全没听进去解释,一边用手指头戳着手机屏幕,一边仍在呵斥小男孩不要乱跑。
小男孩无助的站在妈妈跟前,用手搓着衣角,眼泪扑簌、扑簌,顺着眼角与耳朵砸在广场的瓷砖上。
他的心此刻应该比嘴角上的伤更疼吧。
02
前几天带女儿去体检,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对年轻的父母。在排队的过程中,爸爸一直忙着接打电话,妈妈一边抱着7、8个月大的女儿一边忙着用微信语音聊天。小女孩中间啼哭过几次,眼泪鼻涕在妈妈肩膀上蹭了几圈,爸爸妈妈都没顾上擦一擦。
轮到他们时,大夫问:孩子一天大概喝几次奶粉?爸爸看妈妈,妈妈看爸爸,回答不上来。最后妈妈急忙打电话问孩子的奶奶。
大夫又问,现在孩子添加辅食了吗?都添加了什么?爸爸和妈妈还是一脸茫然。最后妈妈猜测到:可能添加了。
大夫忍不住了,问:你们是自己带孩子吗?爸爸和妈妈同时强调,是的,是的,是我们带呢,不过我们和孩子爷爷奶奶住一起,他们带的比较多。
检查完,爸爸和妈妈一致请求大夫给孩子开点补脑子的保健品,不论多贵都可以,说让娃补聪明点,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得从娃娃抓起,不能落在别的孩子后面了。
大夫直接拒绝了。说,让孩子吃多少高档的保健品,都不如父母对孩子多用点心,效果会更好。
03
去年,我在同事的推荐下,很认真的读了作家池莉的《立》一书。读后,我很感动。
整本书没有刻板的教育经验,只是站在母亲的视角讲述了她怎样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看完这本书我只有一个深深的感觉: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如此的用心,她熟悉女儿的优点,也了解女儿的短板。所以在教育中她更懂得因材施教,更好的挖掘了女儿的潜力。
她用心陪伴女儿在一个并不圆满的家庭里成长,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从女儿蹒跚学步到远游国外读硕士,每一步她都在用心陪伴引导。她尊重女儿的意愿,引导女儿发掘自己的长处。她从不刻意替女儿做决定,但是女儿需要她时她又会义无反顾的去付出。
在她和丈夫的婚姻破裂时,读初中的女儿知道后,没有像一般的孩子哭闹抑或怨责,只是很平和的接受了这种现实,并安慰、鼓励妈妈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觉得她的女儿一定不是天生就这么懂事,这么懂得体谅,而是在妈妈天长日久用心的陪伴中,女儿一定是感受到了妈妈对她无尽的爱意,心里有足够的安全感。
安全到,并不会因为父母的分开就断然认为自己会被抛弃。所以才能够理解父母,让父母自己做主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正所谓,你对孩子用心,孩子回馈于你体谅。
04
其实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有过深切的体会。四岁多的女儿正处于似懂非懂的年龄,每天喜欢和大人反着干。很是让人头疼。
每次她犯错时,如果我自己心情恰巧也不好,我就会缺乏耐心,忍不住呵斥她。这个时候她要么会用更烦躁的语言把我的话驳回来,要么把门甩上躲进房间不听我说话。完全不再是从前那个乖巧听话的孩子。
在发现这些问题后,我苦恼了一段时间,觉得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报名参加了育儿班,向教育专家咨询讨教。
慢慢了解到,4岁的孩子本身处于一个过渡的年龄,就是从4岁以前朦胧的阶段向一个现实阶段的转变过程,其实在这个过程里孩子很茫然很无措,因为孩子不能像大人一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茫然和无措的后果呈现出来的就是大人眼中的叛逆。了解到孩子的成长规律后, 我开始不断的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慢慢的,我允许她犯错,并在她犯错时,不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耐心的给予引导,用她能听懂的语言帮她分析事情的利弊。并在她感到茫然无措时,引导她去尝试一些新的事物,涉足一些新的领域,让她找到自己的乐趣。
渐渐的,女儿变了,大人讲道理时她能静下心来认真的听了。她会用她还不够丰富的语言表达,她最喜欢轻轻说话的妈妈,她最喜欢那个陪她一起玩的妈妈。
我想,其实她是喜欢那个用心对待她的妈妈了吧。
05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做父母的都有过困惑。到底该怎么养孩子才是正确的。其实有时候,养孩子比的不是穷,也不是富,是比心,是做父母的在孩子身上投入的心思到底有多少。
父母用心对待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才能把握孩子的优缺点,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优势,做到因材施教。
也只有用心对待孩子的父母,才能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切实感受孩子的内心变化,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及时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性的成长空间。
其实,穷养,富养,都不如用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