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2022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东野圭吾的《恶意》。几年前读过《白夜行》,可能没有认真读,所以印象不深。执勤间隙,从微信读书试读了一部分《恶意》,一发不可收拾,当天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几个小时读完。好多年没有这样读小说了,真的很过瘾!
来说说这本书吧。
《恶意》简介
读完这本书,才算真正认识东野圭吾。畅销书作家出国前夜在家中被杀,凶手很快落网,对罪行供认不讳。小说一开始,案件便告侦结。在彻查被害人与凶手的过去后,加贺警官面对看似平淡无奇的案件,却感到如坠入万丈深渊一般无边的寒意。本书被列为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与《白夜行》同享光辉与荣耀。《白夜行》为爱粉身碎骨,《恶意》因恨万劫不复。
《恶意》书摘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当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豆瓣热评)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有的恶意不需要理由,而且可以深刻到赔上自己以至对方于死地。”(豆瓣热评)
“我告诉他,卖的好的都是文部科学省推荐的所谓优秀图书,至于小孩不爱看书,主要是受到父母的影响。简单来说,现在的父母自己都不看书了,却一昧逼着小孩去读。可是由于自己没有阅读的习惯,所以也不知道该给孩子看什么才好,结果只能把政府推荐的图书硬塞给他。不过,那种书通常内容生硬又无趣,只会让孩子更讨厌书本。这种恶性循环应该会周而复始吧。“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建立在一种错觉上。老师错以为自己可以教学生什么,而学生错以为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重要的是,维持这种错觉对双方而言都是件幸福的事。因为若看清了真相,反而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们在做的事,不过是教育的扮家家酒而已。“
“我想,痛苦的时候要假装快乐是很困难,但快乐的时候要假装痛苦却好办。”
“当人遇到校园暴力事件时,很遗憾,父母的亲情或老师的开导并没有多大帮助,只有友情才是最好的武器。”
“不论如何丑恶的偏见,它的产生绝对不是历史和地域的错。青少年时期,你之所以讨厌日高,理由之一恐怕是你母亲不自觉流露出的那份轻蔑。”
《恶意》读后感
小说主体部分表现为第一人称不定内聚焦型叙述,每一张的第一人称诉说都给人强烈的代入感,衔接紧密。结局的戛然而止也让人一时间无法抽离,看到很多评论说后背发凉,我在读的时候也真实的有这种感受。
最大的恶意不是杀了你,而是毁了你。对于校园暴力的书或电影,一直不愿去触碰。读到问施暴者为什么打人时,“仅仅是看他不爽”这样的回答,真的让人毛骨悚然。从猫咪之死的铺垫,到野野口罪恶一步步的揭露,几处惊天逆转让我在读时不想落下一个字。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 你的优秀成了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