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山行》第一二句,苦于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又不希望自己一个人把“大权”独握于手,于是在提示完几个学生难懂的字义时就一个劲地读、联想、表达。其实我的目的很简单,只需要把自己从古诗中看到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就行。
有个小女生似乎有很强的表达欲,眼瞧着话到嘴边,欲把手举起又立马缩回,不想因此错失她的观点,我立即问她:“要不,你来说说?”她很直白地告诉我:“老师,我想说,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没事,你试试。”我鼓励道,很意外,她说得异常流利,表达得近乎完美。
在结合两句组合画面并用语言描述时,我问:“你们能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没人敢举手,“没事,那继续读吧,边读边想。”“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小男孩举手了!课堂上就是如此,在没人举手的情况下,老师一看到举手的孩子总是欣喜若狂(终于知道为什么上学时,老师总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了!),回答得还不错,小男孩这想象力与表达力一直是公认的“好”。不过,我提出了一点遗憾,后面的语言表述不太准确。虽如此,他还是满足地坐下去了。我继续追问:“还有人想说说吗?”另一小女孩犹豫了下想说,却无奈地告诉我:“我好像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过最终还是鼓起勇气站起来说了。“远处深秋时节的山中,有一个人正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向白云升起处的那户人家走去。”心想:多么灵动的一幅画面,其实并不是不知道怎么说,有时候只需要站起来,自然而然就能够表达出来。
我发现,多给孩子们一些表达的空间与时间,他们的思维总会跟着一起转,也许有那么一刻已经有了答案,却苦于没有底气而把这种感觉定义为不知道,如果因此而放弃了,那可真是损失,给他们一个站起来的机会,说出心中所想,这就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