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学时,和室友去逛街,她选了一件衣服给我,让我去试一下。
我一看就觉得不是我喜欢的风格,直接开口拒绝“我不喜欢啊”。她劝我,你要不要试一下看看效果再决定。
我说,我不喜欢的我都不想试,试了也是浪费时间。
一句“不喜欢”直接导致我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一个风格的装扮,穿着自认为适合自己的衣服,用着自认为适合自己的东西,尽管有时候也觉得别人的风格好看,但从来不去尝试,打心底里认为那一定不适合自己。
直到毕业后,才慢慢打开自己的视野,不管喜欢不喜欢尝试了再做决定。
面对朋友推荐的衣服不再用一句“不喜欢”直接拒绝,而是先去尝试一下,不好看再说。逐渐也把这种试衣服的时间视为一种寻找自己的过程。
鼓起勇气剪掉留了20多年的长发,改变了自己的模样,也改变了自己的思维。
尽管有人说不好看,但自己的内心很满足,也接受了自己的不好看。慢慢地也爱上了自己短发的样子。
不喜欢一个人旅游,也找不到同行的同伴。不想浪费时间,于是做好攻略勇敢出发。
一个人的旅途是另一番风景。默默蹭到旅行团中听导游讲解,找到一处风景摆好姿势自拍。
偶遇当地热心大叔当导游,面对一个陌生人敞开心扉,约定以后在熟悉的城市互相做导游。
归来时骄傲地告诉朋友,一个人完成了一趟旅行,看着别人羡慕的眼神,听着别人称赞的语言,内心的满足油然而生,下一次更加勇敢地出发。
二
以前总是给自己定一些交男朋友的标准:身高175以上,要有共同爱好,性格要阳光、大气。
面对接触的朋友,不符合这些条件的人,直接用一句“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拒绝。从来不给自己留余地,也不给别人留余地。
闺蜜介绍我认识一个同学,一起吃了一顿饭,匆匆离开。
用一句“他真的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回复,直接说出“我真的都不想再见他第二次”。其实只是第一印象一般,别人也不是很差,是我自己固步自封,在自己的框框条条里画地为牢。
工作后也一直坚守的着父母给的条件:不找外地人。即使遇到不错的异性也用这一个条件框着自己,不敢回应。从来不敢主动出击,想想就觉得如果未来不能在一起就是浪费时间,耽误自己,也耽误别人。
本质上,还是自己太狭隘,不敢去尝试,不敢去争取,因此也错过了一些选择。
我从来没考虑过,自己定的那些条件是否真的适合,万一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那些条条框框根本不重要,两个人相处很舒服。
后来,我开始听从亲人朋友的建议,去接触自己不喜欢的类型,虽然依然没有结果,但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让自己成长,学会在相处中认清一个人。
当开始脱离自己的条框生活之后,面对不喜欢的人也慢慢尝试去相处,不再再用一句不喜欢抹杀掉所有可能。
慢慢发现原来生活也有这么多面,有趣的人也有那么多。遇到想要认识的人,也会主动去打招呼,主动添加联系方式。生活中这么多万一,错过了多可惜。
三
毕业的时候家人要求考公务员,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心里无比排斥那种复杂的环境,也试着参加过一些考试,无果而终。
工作后,总是下意识地避开那种工作环境,尽管公司的环境氛围轻松,但不可避免地要与政府部门对接工作,一年的经历更是让我把政府环境打上“不喜欢”的标签。
于是宁愿降薪也要转岗去感兴趣的岗位,重新开始。
换了岗位之后,不再有那么多加班,有了更多的个人时间,工作中也比以前快乐很多。可工作中还是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类似原来的客户,换个心情接触,原来也并不是那么抵触。
最近公司有个项目需要外派工作人员,老板第一时间找到我询问我的意见,开始我纠结着:工作环境是我最不喜欢的,我能不能处理好那种工作关系,能不能快速跟上对方的节奏进入状态,一切都是未知数。
一瞬间我想通了,管他是什么样子,去试试不就知道了么,好机会坏机会都是难得的机会啊。所以,最近准备去新的工作环境了。
同事离职后做了自认为很喜欢的工作,三个月后,我们聊天中她说,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意思。所有的有意思都是在尝试了之后才能得知的,所有的有意思也可能包含在那么多没意思当中,关键是要去尝试啊。
我们都在自己的想象中寻找喜欢的人、事、工作,但是想象终归是想象,不去尝试永远都不可能发现想象和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喜欢和不喜欢都是一种思维,如果始终将自己禁锢在喜欢的范围内,不去尝试不喜欢的事物,那么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其实不喜欢的才是你喜欢的。
千万别用一句“不喜欢”封死所有的路,错失可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