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什么两个相反的办法,看上去都很有道理?
我们在看知乎、公众号文章时,常常遇到一种情况,发现了一个很有道理的方法论之后,哇,好像天底下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只恨自己怎么没早点看到。
可过了一阵子,又发现了一个新方法,看起来也很有道理,可是,且慢,为什么跟我几天前看到的方法是相反的呢?
举个例子,讲如何终生学习、如何建立知识结构的,常常涉及到一个概念:舒适圈(也叫舒适区)。
我也常去雪球的价值投资圈里潜水,这个圈子里的人也会讲一个“圈”,叫“能力圈”。
“舒适圈”和“能力圈”看起来差不多,指你为自己划的一个圈,里面都是最熟悉的领域、知识、方法、习惯、心态……
但是,这个两个理论却是完全相反的。
“舒适圈”理论认为,舒适区里有安全感,但缺乏挑战,只有走出去,你才能进步;
而“能力圈”投资理论却认为,每个人应该专注自己的知识边界,围绕你最熟悉的领域投资,不要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当你看到一对矛盾的理论时,不要急着骂娘,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方。你应该感到高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让你从更高的层次,同时理解这两个理论。
02
为什么要跳出“舒适圈”?
一般人都是先了解“舒适区”的,所以再看到“能力圈”这个矛盾的理论后,我们应该立刻回头问自己一个问题:
“舒适圈”这个心理学的概念,当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或总结什么现象的呢?
以“社交恐惧症”几个现代症状为例:
1、讨厌做自我介绍。
2、玩手机80%的时候是为了避免和陌生人说话。
3、能发微信绝不打电话。
4、看见认识的人如果距离够远宁可绕道走。
5、跟人讲话从来不直视对方的眼睛。
6、看到这赶紧到文未点个zan,回头接着看……
简单的说,“舒适圈”里的状态让你心里有安全感——沉默、独自玩手机、发微信……;
相反,“舒适圈”外的状态让你产生心理焦虑——自我介绍、和陌生人说话、打电话……
“舒适圈”的那个圈,就是你内心的安全边界,这个理论本来是解释某些心理状态的,但后来,发展成了“刻意学习”的理论后,作用发生了变化。
如果学习和工作上,总是停留在“舒适圈”内,就是只关注自已最喜欢的东西,只了解自己熟悉的方向的知识,只以自己习惯的方式把自己习惯的工作做到自己习惯的水平,就不可能达到新的目标。
所以“舒适圈”理论,发展了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并认为,人应该跳出“舒适圈”,到学习区去学习(但不要触及恐慌区),把学习区变成“舒适圈”。
了解了“舒适圈”理论的价值取向之后,你就知道,下面应该怎么去分析“能力圈”了。
03
为什么要回到“能力圈”?
我们再来看看“能力圈“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能力圈”以是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者坚守的最重要原则之一,巴菲特在他“致股东的信”里,是这么解释的:
“你不需要成为每家公司的专家,甚至不需要很多。你只需要能够评估你能力范围内的公司。……能力圈的大小不是关键,而了解它的边界则至关重要。”
为了解释这个重要的投资理念,巴菲特讲了一个俄罗斯移民老太太的故事,她是内布拉斯加州最大的家具卖场创始人,巴菲特给她投资一个亿。
老太太英语很烂,不懂股票,只知道收现金,甚至巴菲特投资她的公司时,也只能用现金。
这位老太太的能力圈是什么呢?巴菲特说:
“如果价格合适,她今天下午会买5000个茶几。她会零零碎碎的买20个不同的地毯,和其他所有类似的东西。
“拥有这么狭窄的能力圈丝毫没有问题。事实上,她对那个领域看似死板的投入让她可以集中精力。只有专注,她才可以克服自己的短板,实现如此非凡成就。”
“能力圈”理论听上去也很有道理,但你先得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价值投资者往往要面对很多不同行业的公司,会有专业知识不足的感觉,很多人为了懂明白一家公司,往往会“强行理解”那些行业的专业知识,最后成了“半吊子投资”。
于是,巴菲特理念横空出世,不懂不会让你输,没有意识到“有些知识超出了你的能力边界”才是真正的风险。
“能力圈”理论其实就是四个大字:不懂不投。
从巴菲特开始,投资界才出现了专业化分工,有人专投消费类公司,有人专投科技公司,有人专投周期性行业……
知道了“能力圈”理论来历,还有必要知道这个理论在其他领域的扩展。
这两年,有一本书很火——《断舍离》:
“断”指不买不需要的东西;
“舍”指清理掉没有用的东西;
“离”则指抛弃对物质的迷恋。
这个跟投资不搭界的生活整理术,其底层逻辑与“能力圈”理论的是完全相通的。
“断”和“舍”的标准是没有用的东西,但什么叫“没有用”呢?
仔细看过原著,你会发现,不光是指用不上,还指那些自己驾驭不了的、超过自己的“能力圈”的东西。
《断舍离》实际上是“能力圈”理论从投资向日常生活领域拓展之后的“新”理念。
知道了这两个理论的来龙去脉,你就能站在一个高度去理解它们,但要转变为行动原则或操作方案,我们还要比较两者在细节上的不同。
04
一个是向外拓展价值,一个是向内寻找价值
首先要问,巴菲特的“能力圈”与心理学的“舒适圈”是不是一回事呢?
我认为基本上是的。他们能同时存在,是有不同的出发点,用不同的价值观看待同一件事。
投资注重的是安全边界,因为再小的错误都会降低你的存量资产,所以“能力圈”侧重于如何避免错误;
学习注重的是边际效率,因为再大的错误也不会减少你存量知识,所以“舒适圈”侧重于如何提升能力;
所以在工作上:
思考要走出“舒适圈”,决策要回到“能力圈”;
培训要走出“舒适圈”,执行要回到“能力圈”;
绩效提升要走出“舒适圈”,业务扩张要回到“能力圈”;
舒适圈是“知”,能力圈是“行”。
“能力圈”是能力运用,大小不重要,边界最重要,你可以在极度狭窄的细分领域做出大成绩;
“舒适圈”是能力形成,边界不重要,大小才关键,你要不停的把“学习区”变成“舒适区”。
比如前面的社交恐惧症,你可以“走出舒适圈”,改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生活更丰富;也可以“回到能力圈”,专注自身的能量,把擅长的东西做到极致。
如果说舒适圈是“知”,那么能力圈就是“行”,那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
05
“能力圈”与“舒适圈”的知行合一
还是回到巴菲特的例子。
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资本市场表现最好的公司都是科技互联网类的公司,从微软到Google到苹果再到BAT,而巴菲特几乎都没有参与。
巴菲特漏掉了近三十年最大的投资机会,但从他的投资理念来看,他只是遵守了他自己的投资原则,在自已不懂互联网的时候,就不愿跟风,不去赚“不属于他”的那份收益。
但巴菲特并没有不学习,呆在“舒适圈”里退化,他在理解了互联网之后,在互联网进入普遍人的生活中之后,他也开始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以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选择大量买入苹果公司股票。
在巴菲特动手之前一年里,苹果公司的股价下降了三成。但对于价值投资者巴菲特而言,这却是一个最好的标的——持续盈利增长、持久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身边的人都用苹果,巴菲特开始理解这个伟大的产品的意义。
从他开始买入苹果股票至今,股价已上涨了70%。
就像他对“能力圈”扩张的解释:
“我们的能力范围可以扩大,但只能缓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偏离了这个纪律,就经常会犯错误”。
06
在能力圈内行动,在舒适圈外学习
知识碎片化时代,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结构。那么,如何形成知识结构?
这篇文章就是方法之一,已经掌握的知识方法属于“能力圈”(或者叫舒适圈),新的知识方法一定是在舒适圈外的,所以让你产生焦虑。
这就是形成知识结构的绝佳机会,像我前面那样,先了解新旧知识方法的大轮廓,再比较它们的细节不同。
然后把握一个原则:在能力圈内行动,在舒适圈外学习。
可实际上,我看到大部分人都是相反的——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信心十足地下判断、盲目行动,遇到问题后,又退回去,复习自己理解了100遍的知识,最后得意洋洋地说:“太阳底下无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