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这部电影,是在组织行为学的一次课上。看完了这部电影,没有汲取到作者想表达的精华思想,只是记得男主和他的小实习生在裁员时的残酷和那个熟女的渣。
老师给我们留了个作业,让我们就这部电影写一篇影评。于是,我刷知乎,刷豆瓣,看看网友对这个电影的评价与感受,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表达,但是总的意思还是在说,人是社会的人,需要家庭和朋友的支持,需要落地好好享受现实的生活。于是,我又去看了一遍电影,想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
看完了电影,我在几个方面分别有自己的感悟。
☀职业
对于任何一种职业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我们无权予以批判,尽管对于被裁员的人讲是残酷的。但是,无论何种职业,如果仅仅将他拉上产业化的道路而不考虑人文因素的话,那这可能就是一个失败的职业了。
你认为我们是干什么的
我们帮助刚刚失业的人克服求职中精神和物质上的障碍,同时将诉讼率降到最低。
那是我们的卖点,不是我们要做的。 我们让人可以忍受地狱,护送受伤的心灵度过绝望的河流,到达一个几乎看不见希望的地方,然后我们停船把他们推到水里,让他们自己游。
这是男主和那个刚刚毕业的实习生的对话。女孩只知道怎么让自己的任务看似顺利地完成,却与人际的和谐成功的脱轨了。当然,因为她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丫头,就像我们第一次上台讲课一样,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有没有讲好,表现得不得体,而不是学生的感受如何,接受了多少,因为紧张,因为想要更好地完成任务而把自己太过于置于焦点之中而难以达到共情水平。只有经过多年的锤炼,我们才会慢慢发现自己的局限,狭隘,而去更多的考虑他人,领悟到这个岗位的真谛。所以年轻时,一个优秀的引路人是很必要的,因为他走过的路可能就是你现在正在走的。
☀生活与陪伴
很多人觉得男主活得不真实,但是仔细想想,他不过是我们人生的放大版罢了。
就像我们年轻的时候,倡导自由,不想被太多的责任束缚着,希望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父母和老师的唠叨,没有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或是忙不完的公文。
就像男主一样,带着一个行李箱翱翔各地。只不过,我们的疲倦期比男主更早到来一些罢了,可能我们在30岁就已经对这样的生活厌烦了,想要让自己的周围多几个人来陪,晚上下班妻子就已经做好了热腾腾的饭,孩子们围着你嘻嘻哈哈,讲述着今天在学校遇到的新鲜事情,家里的小土狗也会过来不停地蹭着你。你觉得这个时候的日子很幸福。但是,或许10年20年后你也会厌倦这样的日子,你觉得还是年轻的时候好,想走就走,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束缚,你开始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就像我们高中学的古诗文,那些名人们在朝为官的时候渴望能够归隐,过上闲云野鹤的日子,但是真正退休归隐了,又开始想自己当年叱咤战场,挥斥方遒的豪迈,希望可以再次为国做贡献。所以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人就是一个矛盾体,需要新鲜的刺激收入才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因为“人都是主观的(罗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