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话剧《晚安,妈妈》。
我想所有人成长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一个时刻:父母也许不是对的。所以我看《摔跤吧,爸爸》时最有感触的不是最后的那些热血,而是姐姐大学时期探索自己的生活而和父亲冲突的那段。可惜姐姐稍遇挫折后就转了回来,“还是听爸爸的话”。这让我有些许失望,不是如此选择不好,只是失望于:太简单了。现实里,有些人继承了父母意志,更多人是表面接受但内心反抗,一直在挣脱父母以各种名义强加于自身的意志。
我不是把子女与父母对立起来,反抗也不意味着不爱自己的父母。剧里,女主临死前仍然帮助母亲安排好一段时间的生活:药在哪、糖在哪、垃圾何时扔、电器找谁修。或许,年岁渐长,你会总结出一套应对方案,甚至和父母达成一种默契。但成长过程中很多让你深恶痛绝的东西已经写进了你的血液,变成了你本能的习惯。你时刻提醒自己“我不能这样…我不能那样…不能变成/带有父母身上那些不好的、让人难受的东西。
安利我这个剧的小m进过父母皆祸害小组,我没那么极端,只是在看完后有些感慨:执着于摆脱这种桎梏是否也是另一种桎梏?
We spend our whole lives waiting for our parents to apologize. They spend theirs waiting for a Thank you . Neither of us ever gets what we w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