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怎样做好文献综述》、《转折点》,体会到大家都是用前人知识的载体--文献,作为加工材料,发现并且创造新知识。既然如此,研报也是市场的知识,那研报综述是不是也可行呢?
有没有人做这个工作呢?有!华尔街见闻就在做这个事,股票的脱水研报、期货的对冲研投,收益怎么样呢?一般。
文献综述和研报综述的区别
那报的综述和文献综述有什么区别呢?一样是信息和信息的组织方式,一样是得出一个模型或者结论,为什么文献综述就可以呢?
1/信息的来源。
交易信息壁垒多,不容易采集到权威信息,容易局限在小圈子里,容易同质化。
2/信息的组织方式。
全世界交易员看同一张图标,这张图标内涵太丰富了。炒单的、对冲的、巨头打仗的,你收集不全的。这样就不能像学术一样,取得一个全局认识、甚至是最小全局认识。
学术的全局认识虽然也是偏见,但是他针对的本来就是一个不完全的领域,参与者就那么多,观点就那么多。而你是面对的市场是全面的,主要问题在你,你是片面的,以片面的观点去应对整个市场,会导致模型不稳定。
3/模型的检验不同
学术的模型很难得到检验,或者检的效率不高,学术的试验场是一个正和博弈场,只要有1%的规律被掌握就可以大概用,比如什么左右脑、什么**心理,虽然是垃圾,但是能有一些模糊的东西擦上边,就可以用,至于负面的影响,人们感觉不到的,随着学术发展,几十年后才会慢慢澄清,谁还去争理。
但是市场是负和博弈场,概率超不过对手就会被立刻杀死,所以概率的稳定性是第一的。
3/系统的组成不同
交易中还有一大部分知识是研报里没有的,仓位控制、情绪控制,这个需要整合,如果靠整理许多研报的资金管理,那你需要综合的变量就太多太复杂了,人脑很难加工也很难检验了。
用好大牛的出路
首先,得到的信息要优质,大部分研报没有参考价值的,是垃圾。
1/自己搭模型
用大牛的逻辑帮助自己搭建交易模型,至于模型好坏暂且不说,只要做稳定的模式,胜率高一点、低一点都可以盈利。
2/可以听大牛的,但不要综合
首先,大牛必须特别牛,自己是可以盈利的,其次你要和大牛建立深层次链接,比如付费、比如朋友引进小圈子,比如线下成为好朋友。
综合就会破坏概率,因为既然对市场的观点收集不全,就难以获得全局认识,在难以获得全局认识的情况下综合观点,会让概率更糟糕。
你可以做的是同时跟踪几个大牛,轻仓(资金管理要自己搞)参与他们的机会,相当于分散投资几个系统,这样可以保证两个系统都是稳定的。
启发:
1/尊重知识和认知方式
自己掌握一套信息的鉴别和生成信息的认知方式太重要了,虽然也是偏见,但是明显的不靠谱的信息你能回避掉的,就像以前在区块链中,我明明知道这就是个赌场,去中心化面临链外数据权威的诸多悖论,还去无脑参与,是不应该的。
2/理性的盲从
不要只懒惰到听结论,而要看逻辑、看利益,要理性的盲从,不无知的盲从,一词之差,天壤之别。
3/知识综述需要全局认识
要得到一个有品味的,一流的观点,你要综合不同信息库,综合不同研究方法,来得到一个最起码的全局认识,否则就是学术骗子、知识网红,把一个观点举上神坛,靠激动情绪来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