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人为什么活着这种问题吗?可能想过,那时候你可能还中二,还小,这种心灵鸡汤的问题实在想不明白。当然,现在可能还是不明白。
所以,看看弗洛姆的《占有还是存在》怎么说。
关于作者
弗洛姆,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他不仅是精神分析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也是极富盛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善于将精神分析的心理学方法运用于人的社会行为的分析。
划重点——作者是权威的心理学家。
关于本书
《Haben oder Sein Die seelischen Grun dl agen einer neuen Gesellschaft》的著作,(《占有还是存在——一个新型社会的精神基础》,原著是英文),这部书可以说是他晚年时期对自己思想的进一步总结和发展 。是他多年来对西方工业社会中人类非人道生存方式研究的一个总结。他指出,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导致人的物化和生命力的丧失,而只有重“存在”的方式才能让人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断更新自我,并以活在当下的姿态,去感受幸福。
在本书中,弗洛姆区分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生存方式:占有和存在。他从社会价值取向、人性本能、哲学和宗教理念、人际关系、生命伦理等各个方面论证了两种生存方式的本质差异,指出人类社会只有从病态的占有倾向转变为重存在的方式,才能迎来光明的未来。
划重点——占有有误,应当存在。(举栗子:“我有房”,和,“我是乐呵的”,的区别。
在本书中,弗洛姆区分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生存方式:占有和存在。他指出,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导致人的物化和生命力的丧失,而只有重“存在”的方式才能让人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断更新自我,并以活在当下的姿态,去感受幸福。
先想想这些:人生在世,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是像如今的大多数人那样,努力去追求房子、车子、票子这样的物质财富吗?可这种不断占有的生活方式是不是真的能带给我们幸福?为什么物质条件更丰富的发达国家,抑郁症的发病率反而更高?除了不断占有,我们还能有其他选择吗?
这似乎是非常心灵鸡汤的问题,其实呢,应该是心理认同和社会存在的心理学精神分析问题。
在本书中,弗洛姆分别通过三个问题,一步步深入探讨人类的不同生存方式:第一个,重占有和重存在的生存方式,区别在哪里?第二个,怎么看待这两种生存方式的本质差异?第三个,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实现从重占有到重存在的转变?
第一个问题:重占有和重存在的生存方式,区别在哪里。
这个问题会让很多人困惑,因为在我们的社会文化里,存在的本质不就是不停占有吗?人生的最高目标不就是尽可能多的占有物品,然后享用它们吗?我为什么要在这两者之间做什么区别?可弗洛姆说,存在得更好,并不一定要占有更多。你要明白这两种状态的区别,不需要很复杂的理论,只要看两首诗就行。
一首是英国诗人丁尼生写的,另一首的作者是日本诗人松尾芭蕉。
丁尼生的诗是这样的:
在墙上的裂缝中有一朵花,
我把它连根一起拿下。
手中的这朵小花,
假如我能懂得你是什么,
根须和一切,一切中的一切,
那我也就了解了什么是上帝和人。
松尾芭蕉是这样写的:
凝神细细望,
篱笆墙下一簇花,
悄然正开放。
不用解释都懂这啥意思。
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在学习的时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重占有的人看上去应该是好学生,用心听课,记住老师的每句话,最好再一字不漏地记在笔记上,通过这种方式,把老师上课的内容储存起来。可以说这类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用记忆或者笔记的方式保存和“占有”学到的一切。但是,他们所学的内容既不可能成为自己思想体系的一部分,也没办法创造出新的思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死记硬背。
而存在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完全不同。他们也听课,但在听课之前会思考这门课要讨论什么问题,跟自己有什么联系。听课的时候,不是被动接受讲课内容,而是努力去领悟老师所讲的内容,主动地、创造性地给出回应,用学到的知识促进自己的思考,让自己的思想发生变化。
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也体现了两种生存方式对知识的不同态度。重占有的人说“我有知识”,好像知识就是一些信息,我获取了,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技能和工作,甚至更高的社会地位。而重存在的人则说“我知道”。这里的“知”并不是占有真理,而是把知识作为创造性思考的一部分,这样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用批判性的积极方式来接近真理。
再来看看我们进行交谈的时候,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重占有的人会想方设法捍卫自己原有的观点,不愿放弃自己的主张,因为观点也被当成一种占有物,如果放弃就是损失。他们还会在谈话中有意无意地突出自己的价值,比如他的成功,他的社会地位,他的关系,他的外表,甚至他和某位名人的亲密接触。这些都会成为他夸耀自己的资历。而在重存在的人看来,这么做就显得很滑稽。你和某某明星合过影,那又怎么样呢,你还是你啊。所以对重存在的人,谈话不是保住占有的观点,也不是夸耀自己,而是应该带有启发和创造性。他在谈话中是活泼的,可以适应别人的思想观念,也可以提出质疑,甚至创造新的思想观念,这才是他们看重的。
这也也适用于读书,重占有的人读一本小说,只是想知道这个故事,读到结局,也就占有了这个故事。有些人甚至等不及直接就翻到结尾了。而重存在的读者,注重的是自己内心是不是和作品有共鸣,自己对现实的认识是不是因为阅读而得到了深化。至于对情节的记忆,倒是次要的。
对于爱,也一样可以有两种方式。如果一个人说爱别人,但只是去占有、控制、束缚他,那他的爱只会让人窒息,毁灭别人。这甚至不能算真正的爱,而只是占有欲和虐待冲动的体现罢了(我突然就想到蒋劲夫了)。真正的爱是重存在的爱。爱一个人是在意他,关心他,尊重他和理解他,是让他得到成长,激发他的生命力,并通过爱真正做到两个人的心意相通。这种爱是创造性的,而不是去占有什么。关于这一点,弗洛姆在他的代表作《爱的艺术》中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这本书我也写过书评de~)
第二个问题,占有和存在的倾向性。(可能有人会说为啥我不能都追求呢)
看到现在,你也许会说,两者的区别我基本能分清了。可是,这两种生存方式本质上到底有什么差异呢?占有和存在,只是无关对错的二选一吗?还是说,有一种方式是错的,而另一种是对的?如果是后者,那我们怎么去判断哪种方式对,哪种方式错呢?
占有的本质是什么?弗洛姆认为,这种生存方式的本质来源于私有制的本质。在私有制社会中,私有产权被视为每个人神圣的、不可剥夺的权利,甚至有人认为私有制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但是在弗洛姆看来,这种制度却会带来人性的扭曲。
在一个以私有财产为导向的社会里,谁得到和拥有物品,要比谁创造了物品更重要。而只要不违反法律,那么我怎么获得财产,如何处置这些财产都是我个人的事,和别人无关。即使我通过剥削,通过巧取豪夺,都无所谓。这样的社会里,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在想尽办法占有财富,而且不知道适可而止。没的时候想有,有了还想更多。佛教里说贪嗔痴三毒,第一位的就是这种贪念。于是只是占有更多就是值得追求的,至于我占有的东西对我是不是有用,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反而变成次要的了。
在早期的私有制社会,占有体现为对财产的保存和拥有,谁拥有更多,谁的地位就越高。而在现代工业社会,占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消费变成了第一位的。人们不停通过购买来获得物品,短暂拥有,然后扔掉旧的换新的,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人的占有欲。在这种社会,人和人,国家和国家为了占有更多而彼此对抗,发动战争,掠夺弱者,所以即使技术再进步,也一样会有贫富差距。人类还会用占有的心态去看待大自然,只是把自然和其他生物当成满足自己需求的原材料供应方,予取予求的结果就是环境破坏和物种灭绝。这些都是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带来的恶果。
更严重的是,这种占有还会从物品扩展到人类自己。一些人想方设法地控制和操纵另一些人,比如在父权制社会,丈夫控制妻子,父母控制孩子;又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老板控制员工。结果就是人也变成了一种物。不仅被占有者变成了物,占有者也一样,因为他除了自己拥有的物品、地位、金钱和个人形象,就不剩下什么真正的自我了。
但是,这种通过占有带来的自我认同其实是一种幻觉,因为我们并不能永远占有某个物品或者钱财。东西会坏,钱会败光,而人也总会死。而中国人其实早就明白,富贵如浮云,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些表面上看来占有很多的人,实际却可能一无所有。当然,对此那些在生前占有无数财富和奴隶的古代帝王们往往并不甘心,而是想尽办法要把这种占有延续到死后。比如把自己制成木乃伊的埃及法老,期待有一天复活并重新掌握一切,或者建造巨大陵墓,积攒大量陪葬品的中国帝王,希望到阴间也能享受荣华富贵。只可惜在今天看来,除了便宜盗墓贼以外,这些努力都无比徒劳。
而存在的本质是什么呢?如果占有是针对固定的物品,那么存在就是指一种体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生活态度,而不是一个只是拥有物品的僵死对象。所以存在的生存方式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其具体的表现就是人的能力、才干和天赋,只有这些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是我们真正拥有的。当然,每个人生来的能力与天赋有程度的不同,但我们也可以用后天的努力去实现自我更新和成长,去创造和爱,去超越自我,去和整个世界发生联系。这些都体现了存在的主动性。这种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和生产的过程。
在存在的生活方式中,人不是被动的占有,而是主动的创造。这里说的创造性,并不是一定要创作出文学艺术作品,或者造出有用的东西来。它是指一种性格取向,具有这种性格取向的人,充满活力,可以给他所接触到的人和物都赋予生命力。我们经常听到一种形容,说一个人会让他周围的一切都更有活力,这就说明这个人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是一个以存在为生活方式的人。在这种生活方式中,重要的不是我是不是占有一件物品,而是我能不能从这个物品上得到快乐。
就像一开始作对比的两首诗一样。爱一朵花,并不意味着要把它连根拔起,或者放到自家花瓶里,仅仅是看着它,欣赏它的美就可以感受到幸福。同样,很多人现在去旅游也是怀着占有的心态,虽然不能把景点整个带回去,但可以用拍照来拥有它的至少一部分。所以你也能理解那些在景点门口毫无美感的标牌前面拍照留念的人,他们的目的其实也是宣示对这个景点的占有。而真正重存在的人,在意的是旅游带给自己的心灵触动。
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关注的是过去积累的东西,比如金钱、土地、社会地位或者知识,这些人生存在过去。他们对未来的预期也是过去式的,比如说这个人有前途,就是说他现在虽然一无所有,但将来会占有很多东西。而现在只不过是未来和过去的一个中转站而已。而在重存在的生存方式中,人只和现在产生联系,对于爱、快乐和领悟真理的体验都是当下的,没有时间上的先后。这也就是所谓的“活在当下”,在这种生存方式下,我们尊重时间,但并不屈服于时间。
划重点——大致归纳:占有的本质是对物品的拥有,也就是一种物化的关系,它会让占有者和被占有者都成为物,这是一种死的关系,没有生命力;而存在的本质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是积极主动的生存,是创造性地运用人的力量,激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力。重占有的生存方式活在过去,恐惧死亡,而重存在的生存方式活在当下,肯定生命。
而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重占有的社会,必然是以物为中心的社会。比如资本主义社会中,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资本,而资本是过去累积的东西,是死的东西。而一个重存在的社会,则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中最重要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人的自我实现。弗洛姆认为,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为实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斗争,是劳动与资本的斗争,也是生与死,人与物,生存和占有之间的斗争。人类要想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就必须把重占有的生存方式转换成重存在的生存方式。
(PS:提供一种更能接受的说法——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去解释:人自从原始社会进化以来,衍生出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是共存的。一种是想要活下来的物质生物倾向,也就是占有倾向。有这种倾向的人,只有占有更多的生存物品,才会有更有安全感。另一种是以奉献、牺牲为乐的存在倾向。
这两种倾向都有,所以一个人的追求就根据他所处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价值所决定了,也就是社会让我们做出“占有”还是“存在”的。一个拥有财富的富二代(思聪)肯定不用考虑占有问题,他更多的想的是如何更好的存在。
说到底,还是社会资产决定了人对追求的潜在方向)
第三个问题,所以,究竟怎么做才能完成这种转变?
对于怎么才能完成整个社会转变这一点,大多数人,不管是革命派还是改革派,都会认为必须先彻底改变这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然后人的精神也必然随之改变。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实现了新社会,那么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涌现。这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人不也说仓廪足然后知礼节吗?
不过弗洛姆对此不完全赞同,他认为,如果不改变人的社会性格,那么即使通过革命开创了新社会、新政治制度,那些革命者成为统治者后,受到老的性格特征驱使,仍然会在新社会中走老路,去重建旧制度。就像农民起义领袖赶跑了皇帝,自己却成了新的皇帝。所以弗洛姆提出,政治经济结构的改变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人的性格也必须发生大规模的变化,从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占主导地位,发展到以存在方式占主导,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变革。
这样可能吗?当然是肯定的,否则弗洛姆也不必写这本书了。但要实现转变,需要满足一些先决条件。首先你要认识到自己当前的生存方式是错误的,只会让你受苦;你要认识到造成这种不幸的根源,然后也认识到我们有办法消除这种不幸;最后为了消除这种不幸,我们必须遵循某些新的生活准则,并改变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
弗洛姆要我们抛弃占有,不是让我们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吧?应该说确实有相通之处,但弗洛姆也并不是说你为了转变就必须抛弃一切一无所有。事实上他也说了,人活在世上,总要低限度地占有和使用一些物品:你要有房子住吧,你干活总要有工具吧,就算是和尚也要穿衣吃饭。他把这些称为功能性的占有,这并没什么错,只要你不把这些东西看得比自己还重要就行。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以“存在”方式生存的“新人”呢?
首先,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性、爱的能力,以及批判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能力。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只有自己精神独立了,你才能摆脱对物的依赖,摒弃通过占有物品带给自己安全感的行为模式,相信自己的存在。在这个前提下,你才能通过爱和创造,去和别人重新相连,建立新的安全感和信心,而不是通过占有欲和控制欲去摆布别人。在和世界的关系方面,应该意识到自己和一切生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才能放弃征服、掠夺、蹂躏和摧残自然,而是努力去认识自然,与自然通力合作。
我们当然也需要批判思维,这样才能让自己不再崇拜偶像,不再像小孩子一样对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也需要抛弃自恋,承认身而为人,我们都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我们鼓励想象力的发挥,但目的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改变现实。我们追求自由,但这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不是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贪婪欲望,而是成为真正自我的可能性。通过理性,我们才得以认识自我,不仅是那个自己了解的自我,也包括那个自己并不太了解的自我。我们要认识到,快乐来自给予和分享,而不是来自剥削他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不是体现在对物品和权力的占有,而是生命本身,以及适于生命成长的一切。
(能做到这样的人,真的是很不简单吧)
所以,生活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所有人类同胞的共同发展。也许真正完美的境界可望不可及,但人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就是幸福的,而不必去在意命运允许我们走多远。因为人的存在,就是他当下所充分显现的那个样子。如果你已经活在当下,已经为自己充实的生命感到满意,又为何要去在意将来可以得到或者占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