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概括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一些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正如音乐中的复调也不可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 、“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志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会自己主动发声的,他们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感受、抒发感情,自己和自己斗争。作者并不是传统的全知全能的讲述者,没有上帝视角,而仅仅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并参与到多声部的合唱当中。书中人物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只是在此过程中,在作者的安排下遇到各种挫折或意外,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是作者而不是人物自身。
比如老卡拉马佐夫的大儿子米卡,在被指控杀死自己的父亲后,在监狱里和法庭上和自己内心世界的各种对话。一方面,他想要澄清自己的清白;但另一方面,他在心里确实无数次地想过要杀死父亲。他一下子认为自己有罪,是一个思想上的杀人犯;一下子又想为自己辩解,因为凶手确实不是他,何况他突然发现了爱情,想要为爱而改过自新。人物、情节在人物和自己、和他人的冲突当中自然完成。作者几乎不会给人物或人物的行为做高低评论,给予人物充分的发展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