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之前,我想先讲一个《世说新语》里的小故事:
晋明帝年幼时,父亲晋元帝问他:长安与太阳哪个远呀?明帝答:太阳远。因为只听闻有人从长安来,未曾听闻有人从日边来。
第二日朝会,元帝再问明帝同样的问题,明帝却答:太阳近。元帝惊问何故。明帝只回答了八个字: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公元316年,西晋愍帝投降刘曜,长安自此陷于匈奴之手。318年,晋元帝于建康(今南京)称帝,东晋至此建立。但是终东晋一朝,朝廷军始终没能彻底拿下长安。于是便有了开头晋元帝与晋明帝的对话。
对于东晋人来说,长安已经成为了一个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城市,一个伸出手却再也碰不到的地方。
在影片中,一座长安城承载着诗人们的得意与失意,他们的满志踌躇,他们的颠沛流离。他们的命运交织在这座城,他们拿起自己的笔写下了盛唐的诗篇。后人看见他们的诗,就能看见长安,看见当年在长安生活过的人们。
于是便有了电影结尾高适说的那句话: “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我还想帮他补充一下:诗在,书在,长安就在;长安在,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因就在。
北溟鱼在《长安客》中写道:“意在被铭记的,都在被忘记-- 古老的城市被时间和战争摧毁,成为平原上的一座土丘。宫殿倾颓,纪念碑被毁,盛名与功绩都化为尘埃。但诗句流传,如同一个奇迹,带着千年前日常生活的艰辛,和诗人的一部分灵魂。”
盛唐长安城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唐诗还在。诗在,长安就在。长安不再是一座城,而是成为了一个文化象征,融入了我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安史之乱后,杜甫写下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战后的长安盛景不再,可年轻的小儿女还不懂得长安意味着什么,那个长安就已经成为过去了。
辛弃疾写道“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苏轼写道:“当时共客长安,与二陆初来俱少年。” 辛弃疾是南宋归正人,他的家乡山东早已落于金人之手,因此南渡归宋的辛弃疾一直怀揣着北上收复失地的理想。可是他的词里没有望故都汴京(今开封),而是望着长安。长安被无数的山川阻隔,成为了辛弃疾可望不可及的应许之地。
苏轼词中与其弟苏辙参加进士考试的地方也应该是都城汴京,而非长安。而词中提到的“二陆” (陆机、陆云)是西晋名士,二陆从吴地出发赶往首都洛阳谋求官职,貌似也与长安并无关系。但是苏轼利用“长安”这一意象巧妙地把本应在汴京、洛阳发生的事情统一起来,以此来唤醒文人的共同记忆。“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苏轼笔下的长安,就是串联起文人记忆的文化符号。用所读之诗书,辅佐如尧舜之君王,成万世功业。这不仅仅是苏轼的梦想,也是当年的盛唐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共同愿望。
明人陈子龙写道:“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这也是《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片名的由来。长安三万里是哪三万里?我以为,三万里是长安到边塞的距离,也是理想到现实的距离。也许,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到达他们心中的“长安”。
在我的印象中,整部影片长安只出现过两次。表面上无处提到长安,但其实处处都是在说长安。长安是所有人命运交织的地方,也是诗人们梦中之城。
第一次是少年高适满怀希望地去长安拜访权贵,却失望而返。第二次再到长安时,高适已步入中年,是当时已经得势的李白邀请他去的。在长安最有名的酒楼里见到李白时,高适是失望的。他看见李白和一众名人:贺知章、王昌龄、岑参、张旭等人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却闭口不谈国家大事。他愤然离去。
两次跟随高适的视角看长安,我能感受到长安的刻画是非写实的,梦幻的,一触即碎的。所有见到的一切告诉我们,落魄的山东贵族出身的高适不属于哪里。当然,后来的剧情告诉我们,商人之子李白也同样不适合那里。
高适再见到李白时,李白仿佛一下苍老了十岁。在黄河边,李白向他的一众好友念出了他那首著名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以前每次读到《将进酒》,都会觉得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可在影片中,气吞山河,直上云霄之余,我却听到了李白的落寞与不甘。君只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却不见“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怅惋;君只见“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肆意张扬,却不见人生失意十有八九,故偶有得意时更须纵情狂欢。
电影对《将进酒》一诗的刻画可谓是极尽铺陈,蔚为壮观。高潮处更是将众人引向天上宫阙,宇宙星辰。黄河之水果真从天上倾泻而来,更是应了李白另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但是场景收束的时候又如苏轼所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于是谪仙人终究要返回人间。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结尾处“与尔同销万古愁”重复了两遍。将进酒这首诗整篇的基调还是很昂扬的,最后落脚点却停在“万古愁”三个字上,李白当时的心境,可以想见。
其实很多时候李白肆意不羁的一面被过度放大,而他更为深沉、厚重的情绪却被隐藏了起来。但是如果李白只知道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那他就不再是李白。
我确实认为青年时期的李白被刻画的过于自信昂扬了一些,以致于看起来有些轻浮。但是中老年的李白展现出来了非常立体的、有层次感的形象。在黄河边谱写《将进酒》的李白仍然是那个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那个李白。只是此时的李白已然饱经风霜。他清楚的知道九万里太高,他已经飞不动了。
李白给人的感觉有点像竹林七贤当中的阮籍。《滕王阁序》中写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世人只看见了他的醉,他的狂,他的放荡不羁。但是少有人知道他写了八十二首咏怀诗,抒发他无处安放的愁思。醉酒佯狂是他的面具,而在这张表皮之下的是他的济世之心。他曾登上刘邦项羽曾战斗过的广武古战场,感叹道:“时无英雄,徒使竖子成名!” 也不知道他是在说刘、项不是英雄还是感叹当世没有英雄。
总之,阮籍的英雄志向也不得施展。于是他只好驾着马车,随意奔驰,每当到一条路的尽头,总是痛哭而返。李白也有很相近的心情: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同的是,阮籍的忧郁深沉是能被看到的,但是李白更为深刻的一面是被隐藏在他洒脱不羁的外表之下的。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是因为人生有如白驹之过隙,在有限的人生当中如果不能建不朽功业,不如及时行乐。正如张季鹰那句“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及时一杯酒!” 商人之子的出身决定了李白不能走上仕途,即便他自负有大鹏之才,也在长安撞得头破血流。
荒诞是李白人生的基调。他看清了人生的荒诞后,索性醉生梦死,放荡不羁。但是如果你只看到放诞不羁,那么你就读不懂李白。
所以当李白为永王做幕僚被抓到的时候,我是很感慨的。这就是李白人生最荒诞的时候。谪仙人李白竟然因为“谋反”被关进牢里。很多人因此批评他晚节不保,但是我却很同情李白。因为他从来没有放弃他的报国之心。最荒诞的是,李白的报国之心竟然要依靠叛臣永王来实现,但不得不说,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所以最后李白遭赦,写下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影片放到这的时候,大家还是很受触动的。李清照言“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而李白高唱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候,忧愁尽散,压在肩膀上的万重山也不见了,所以一下子观众都能感受到一种释然的感觉。
结尾处高适大胜吐蕃时,原本黑云压城的气息瞬间散去,正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下子我感到热泪盈眶,因为我感受到压在诗人身上的重担消失了,他们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最后高适的那句“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更是彻底升华了整部影片。电影的立意算是彻底立住了。这句话我认为是很关键的。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只要人们还记得这些诗,诗就在;诗在,长安就在,长安在,千古文人的理想就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就在。
《庄子》里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一代代的文学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每个时代的文学都迸发出了新的力量。这部影片的意义在于,原本只是在故纸堆中的只言片语用一种鲜活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使我们可以近距离的观察盛唐诗人们的所思所想,而他们有感而发写下的诗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到了今天仍然有着源源不断的影响力。
今天的人只要抬起头,望向天空中的明月,透过那皎洁的月色,似乎就能看到当年在长安月下作诗的人们。
诗词,历史,从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