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听朋友说:“心所欲不逾矩”。搞得我一头雾水,心里暗想:“难道他说的是男女关系?发乎情止于礼吗?”我还笑他:“怎么可能做到,特别是男人,做到这点更难!”
哎!没文化,真可怕!现在稍微懂了点。
在《西游记》里,十四年的取经路程,其实是孙悟空的一个心路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悟空的心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表面上,他对付的是外在的妖魔,但与外在的妖魔作斗争的过程,也是内心在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就像一个人经历人生的逆境,虽然从事后看,逆境已经过去了,但他的心志在逆境的过程中却得到了磨练,很多观念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到达西天被封为佛,标志着这个变化过程的最终完成。对于到达西天时悟空的心理精神状态,可以借用孔子的一句话“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形容。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思,一方面要“从心所欲”,心中要有想法,而不是做思想上的奴隶,什么都不敢想。只有自由地去思想,才能说是“从”心所欲。另一方面,又要能做到“不逾矩”。
这种境界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对怎么干,怎么干怎么对;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并且都不违反规矩;虽然有规矩,并不妨碍思想和行为的自由,换个说法就是“顺心而为,自然合法,动念不离乎道”。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后,行为不再需要意识去引导,而是顺乎自然。
我们有时做正确的事情,需要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来实现,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克服一些不利的情绪,这样的境界就差了很多了。人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份上,那真是活得明白、透彻了,对于世间生活是游刃有余,做什么事情心里也不会觉得别扭、难受、牵挂了。
其实能做到这份上是很难的,别的不说,单单一个了无牵挂,你我又不是神仙,做到的人就很少。这样理解有点极端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关键在于“欲”与“矩”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如何对之进行有效的平衡。这种境界不是通过调整“矩”,使“矩”内的空间增大,或者使“矩”更有弹性而达到的。它是通过调整“心”来实现的,或者说是通过调整自己的欲望,使之适应“矩”而实现的。
适应的结果就是欲望在规则、规范的界限内活动,社会的规则与规范被完美地内化到人心中。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喜爱美色,是真心诚意的喜欢,而人们对道德的喜爱,就没有好色那么诚了。这里的好色,可以广泛地指喜欢物质享受。欲望是自然的,但我们也不能做欲望的奴隶,所以要靠意志的力量来约束。
通过反思和修炼的过程,意志力逐渐增强,意志与欲望的较量达到一个平衡,人也就成熟了。小孩子往往喜欢从心所欲,孙悟空闯龙宫、闹地府、大闹天宫之时,是“从心所欲,处处逾矩”,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自由,更无法随心。这样的性格,不要说是取经成佛了,在任何一个复杂一点的社会关系中都没法混。
与悟空相反,唐僧虽然能做到“不逾矩”,却是通过随时压制自己的所思所想、压制自己的欲念来实现的,他对很多事情是想做而不敢做,甚至是连想也不敢想。此时二者皆与心性的最高境界相去甚远。
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对矩有深刻的认识。这里面包括明的矩、暗的矩、成文的矩,不成文的矩,都要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适应它,才能够知道自己有没有逾越它。
现实中通常可以把矩看成是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就是社会规范、社会规则。当我们遵守它时,什么事情都没有。如果我们不自量力,走出这个圈子,在社会规则与规范的外面行事,就难免要碰得头破血流。当对社会的认识、心性的修炼都很成熟了,也就可以说是常年坐在圈子中了。
要深刻地认识矩,又要以丰富的社会经验为前提,孔子也是到了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度。像他评价自己时所说的那样,逐渐达到了“知天命”、“耳顺”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代表了心灵修养上最后阶段的造诣。当然,达到这一点后,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但那主要只是程度的差别了。
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有时也需要一些外部的约束。紧箍咒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在具体的场合避免孙悟空不听话,避免他做“坏事”这么简单,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个“意志无力”问题。
意志无力往往体现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我明知道这么做是错的,应该那么做,却没有能力使自己做正确的事情,而不做错误的事情。结果明知道应该那么做,实际却这么做了。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它意味着我们的情感和行为没有听从理性和意志的控制。
例如有些人其实不想做贪官,却成了大贪污犯;很多人说我好想努力学习,但每次拿起书本时学习的欲望又没有了,也没有足够的意志力使自己去看书;有些人不想做叛徒,但耐不住严刑拷打,结果一股脑地全招了等等。
因此,大部分人在心智成熟的过程中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紧箍咒。随着心智的进一步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以及社会道德观的形成,逐渐学会了自我约束,并且自我约束的能力逐渐增强,当心不起念、清净无垢之际,紧箍也就随之消失了。
从现实角度讲,特别是在变迁速度较快的现代社会,我们还面临着一个孙悟空不曾遇到的难题,就是这个“矩”是在变化中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在变化的过程中把握矩,不逾矩,这确实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变化的“距”,对于现实中的每个人而言,就像是一座无形的五行山。
孙悟空没有因为五行山这个巨大的压制而就此消沉,也没有因为清楚地知道有“矩”,而从此束手束脚、畏首畏尾,只看掌权者的眼色行事,而是在保唐僧往西天的路上,逐渐了解社会规则,体悟自然之道,最终达到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至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在欲和矩之间不好控制的时候,不断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注意力,不断向内觉察,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境界,孔子能达到,其他人也可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