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春秋末年生人,本是越国浣纱女,因为容貌美艳,倾国倾城,机缘巧合之下,被越国挑中成为了吴越政治斗争的棋子,进献给吴王夫差。
吴越争霸多年,最后以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吴王夫差自尽而亡告终,而在这场吴越之争中作为内应进献给夫差的西施结局如何哪?
吴王宠妃西施的下落随着吴国的灭亡不见踪迹,人生轨迹戛然而止。
历史上关于西施的结局各执一说,其中广为流传的有两种说法,一是西施在进入吴宫前,与负责护送她去吴宫的范蠡生情,越灭吴后,范蠡急流勇退,带着西施泛舟归隐。
二是因西施貌美,越夫人怕勾践将她纳入后宫,以“此亡国之物,留之何用?”为名,指使人将西施沉江,西施香消玉损。
其实关于西施的下落还有另外几种说法,不外乎都是沉湖之说,只是执行的人不同,手法不同,只是以上两种说法接受的人比较多。
还有一个戏剧性的说法是西施回到了苎萝山村故里,后溺水而亡,这种死法对于四大美女之首西施来说未免太过憋屈。
西施为了越国忍辱负重,传递情报,而她的价值在越国灭掉吴国后就消失殆尽,在历史中昙花一现,而后失去踪迹,留给后人无尽的猜测。
西施与范蠡游五湖泛舟而去说。
《越绝书》称:‘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传闻范蠡为越国遍寻美人要进献给夫差,在苎萝山村溪边初见西施,惊为天人,而后在护送西施的途中,与西施暗生情愫,但是为了家国大义,忍痛割爱,送西施入吴宫。
在越灭吴后,西施又回到范蠡身边,范蠡在灭吴中居功甚伟,此人精明通透,深知勾践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急流勇退,带着西施离开,泛舟而去,不知所踪。
其实,并没有史料为这种说法加持,西施为何人护送到吴宫史书说法不一,但其中并未出现西施和范蠡感人至深的爱情。
更有传说范蠡在护送西施途中还与之生下一子,十月怀胎,而后调养,就算古代车马牛羊很慢,几百里路程也不可能走上一两年。
以范蠡的为人处世也不可能在国家危难面前与为国奉献的西施私定终身,更遑论生子。
这种说法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人们出于对西施的同情,私心希望西施能有一个好的结局。西施虽然以色诱吴王,但是和历史上的褒姒、骊姬等人背负千古骂名不同,她是为越国入吴引诱夫差,是卧底,被后世称为爱国女杰。
西施被沉湖香消玉损之说。
《墨子·亲士》称:“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西施以美貌为利器进入吴宫卧底成功,而后也因美貌被沉入湖底。
听闻勾践初见西施垂涎其美貌,为了大局还是将西施送往吴宫,在灭掉吴国后终于可以要得偿所愿纳西施入宫。然,越后认为西施是“祸国之女”,以担心西施祸害吴国为名,命人将西施沉湖。
这种说法似乎更说的通,君王好色,王后善妒,西施再次成为了牺牲品。
西施身后之谜没有确凿的史料可考,无从得知西施在吴国灭亡后终归何处,按
后来的一些文献记载,以魂归湖底说法最多,只是各执一词,始终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被勾践沉湖,也有被范蠡带到湖中心推入湖中的说法。
在沉湖之说中,觉得被越王后沉湖的可能性会更大,也更合理,但到底真相如何,只能凭后人揣测。
尽管笔者也私心希望西施真能随范蠡归隐,和范蠡做一对才子佳人,遨游四海,后半生得以获得幸福,但是这种可能真的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