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ing Retrieval Facilitates Learning
Kathleen B. McDermott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full/10.1146/annurev-psych-010419-051019#_i28
摘要:这篇文献介绍了如何在学习后练习retrieval(检索or再现)的重要性。首先,学习后的即刻retrieval能够减慢遗忘的过程。作者根据这一显现进行了理论理解和阐述。
目录
[if !supportLists]l [endif]介绍
[if !supportLists]l [endif]概念框架
[if !supportLists]l [endif]过往研究
[if !supportLists]l [endif]现代研究中的retrieval
[if !supportLists]l [endif]术语
[if !supportLists]l [endif]一般化
材料
年龄组
测试方式
Retention interval
个体差异
[if !supportLists]l [endif]拓展
[if !supportLists]l [endif]理论框架
[if !supportLists]l [endif]遗留问题与未来方向
[if !supportLists]l [endif]介绍
如果我们记忆的目的就是从记忆中检索或调取知识,那么练习检索知识可能是最好的方式,这也是巩固新知识的最好方式。本文目的就是希望列举一些证据来证实retrieval practice对学习的重要性。
[if !supportLists]l [endif]概念框架
最著名的三阶段模型将人类记忆概念化为三个阶段:编码,存储和提取。(1947,1963)
但是这个模型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描述的是我们在获取了新知识以后,一些记忆甚至都已经开始转化为长期记忆了,有些记忆已经可以开始被检索了。学习后的交互和记忆融合过程都被忽略掉了,当我们检索或编码的时候,其实这时候已经是在巩固记忆了。
[if !supportLists]l [endif]先前研究
让中学生在9分钟内学习新的材料,研究发现,他们背诵的次数越多,测试时候成绩越好。另一项研究让3605名学生参加8分钟600字的阅读,并参加测试。第一组在学习当天参加了测试,第二组在63天后参加测试,第三组在研究的最后一天参加测试。最后研究结果发现,学习和第一次测试之间时间越久,测试标准越差。学习记忆会在后期下降但是下降速度大幅度减慢。
另一个研究中,让大学生花10分钟记300个词的文章,并让7年纪学生花15分钟记忆12中花的名字。一半的被试在2天后被问到他们之前学习了什么内容,并不给他们任何反馈。在4天后,所有人参加最终测试, 研究发现,中途被测试的人表现更好。文章(0.38vs0.16),花0.37vs0.2,这也叫做测试效应(test effect)。
[if !supportLists]l [endif]现代研究中的记忆检索
Testing effect的现代研究中,有两个特别有名的文章。200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让大学屎阅读两篇短篇科学文章。学生学生第一篇文章的时候,第一次学习了7分钟,然后第二次在学习7分钟。第二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先学习7分钟,然后第二次的7分钟时候要求学生记住文章内容。Final test时间是在在学习发生后的5分钟,到2天,或者一周。时间不等。最后研究结果发现,学习后5分钟的final test效果更好。2天或1周的测试结果发现,记忆组比重复组的表现更好。
第二个实验证实并扩展了这些发现,从而证明了在建立长期记忆过程中进行检索的显著而有力的作用。第二个实验操纵了参与者之间的检索实践(与重新学习)。当被要求预测(学习后的第一天)一周后他们对考试信息的记忆程度时,接受过初试的学生预测他们的成绩会比只学习过的学生差。造成这种元认知混乱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当最后的标准测试立即进行时,反复学习确实更有益,也就是说,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判断在那一刻是准确的,即使他们被要求在未来一周对自己的记忆做出判断)。即使是老练的学习者也无法意识到,当考试在相当长的延迟后进行时,检索练习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学习工具。
[if !supportLists]l [endif]一般应用
Rowland2014年的meta分析发现,检索练习在感知刺激类型方面对在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各个年龄段也都能从检索练习中获益。
Rowland(2014)的荟萃分析表明,当initial test performance大于75%且无反馈时,测试效果最大(相对于重新学习);当initial test performance为51–75%时,benefit一般;当initial test performance低于50%时,不一定就是benefit了(Rowland CA. 2014. The effect of testing versus restudy on retent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testing effect. Psychol. Bull. 140(6):1432–63)。在最初的测试中给出反馈会提高它对后来的记忆力的影响,克服即时表现不佳的问题。
[if !supportLists]l [endif]Retention Interval和个体差异
有研究认为,retention interval较短情况下,重复比testing更有效。但也有研究认为,retrieval practice的好处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保留期的影响有多有趣?我认为交叉交互作用,即重复研究在早期显示出优越的效益,但在延迟后被重复测试超越,这是测试效果的一个方面,这使研究人员发现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
Rowland和DeLosh(2015)证明,初始检索尝试的成功程度对于确定检索实践的优势是否会在短时间间隔内出现很重要。他们认为,当初试成绩较低时,重新学习的条件有不公平的优势,即100%的项目被重新学习,但只有一小部分项目在初试中被成功召回。
已经被证实的是,长期记忆存在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否能延申到testing effect上,还未可知。如果一个给定的人表现出很小的测试效果,但在非测试条件下表现出94%的召回率,这对于任何有意义的测量都不是很有用,因为这个人几乎没有改进的空间。
[if !supportLists]l [endif]理论与框架
基本的观点是,学习活动本身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但是需要在最终的检索环境中理解。另一个概念是,检索努力加强记忆,一个人付出的检索努力越多,为以后检索做的准备就越好。第三种观点为精细化检索,实践检索往往涉及激活相关概念。相关概念的激活增加了以后召回时可能的检索路径的数量,从而增强了未来召回的可能性。四个提议是情景式语境描述,它借鉴了检索涉及恢复学习语境的观点(Karpicke等人,2014b)。这个理论假设(和许多记忆模型一样)temporal context 是编码到记忆中的一个相关特征,并且这个上下文随时间缓慢变化。最后一种认为,testing effect属于分叉模型。就是,一个人学习过一堆item后,每个item之间的记忆强度不一样,再学习/参与testing的item强度会增加。时间越长,所有的item都会因为遗忘而降低记忆强度。
检索实践的好处有时在短延迟时并不明显,但在较长延迟后很容易观察到。
[if !supportLists]l [endif]未来研究方向
关于检索实践如何以及何时促进后期检索的文献已经非常成熟。然而,在我们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差距。如上所述,对这一现象的理论解释缺乏精确性和预测能力。此外,目前还不清楚检索实践是否对所有学习者都有类似的好处,或者有些学习者对操作特别敏感。也许其中一些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有人认为,与其他许多不影响遗忘率的自变量(如意义)不同,测试可以阻止遗忘(Underwood 1972,Wixted 2004)。但为什么会出现检索诱导的便利化?有意识的搜索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了作用,或者可能是传播激活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