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她,60多岁了,守着逐渐贬值的金钱,守着对她没有多少疼爱的丈夫,守着快40岁还没有成家的儿子,还有从来不能进行心与心交流的养女。
曾经,她憧憬的未来不是这样子的。她希望获得令人羡慕的财富,成龙成凤的儿女,活到人上人的状态。
但是她的一切愿望都没有实现,比她自己想象得还要惨。
是的,少了金钱,少了健康,少了关爱,少了天伦之乐,而多了日渐衰老的身体,多了无以解决的难题,多了日渐恐惧的心理。
如果我跟你说,她年轻的时候,雄心勃勃,不怕折腾,像男人一样去拼搏,去赚钱,你会对她产生同情吗?觉得老天为什么这样不公平?这样努力的一个女人,为什么不给她更多的回报?
是的,我也很好奇。她是那么努力,一切却事与愿违。为什么?
这个人是我的养母。自从懂事以后,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出了很多答案,但是都没触及到事情的根本。
她表里不一,过于纠结;
她内心过于坚硬,不够柔软;
她不懂感恩,不够善良;
她不懂团结合作;
她不懂鼓励人;
她不懂教育孩子......
我曾经很反感她的样子。我觉得我永远不要活成那样子。我会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得很好,我会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善良友好,处理好婆媳关系,经营好夫妻关系,培养好亲子关系。
但是赤裸裸的现实告诉我: 我活生生地活成了她那个样子,根本就是她的翻版。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这样认为:命运真是会捉弄人啊!现在我要启动我的元认知能力,来分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我和她的相通点
她亲密关系处理不好。我记忆中,她从来都是在奚落她的丈夫,但是从来不离开他。因为她内心其实知道他的好处的,他慷慨善良,家务活全包。她享受着它,却视而不见,看见的只有他的无能和家族的贫穷。
我亲密关系处理得也不好。同样地,我对我的另一半也充满了不敬重,觉得他不值得让我尊敬,然而我也不离开他,活在纠结中。他有他的优点,如分析能力一流,能快速抓住事情的本质;能够吃苦,有责任心。但是我视而不见,但是总能看见他身上的不好东西。
她婆媳关系处理不好。从我记事起,我听到的全是是她对我爷爷奶奶的控诉。在她眼中,他们是愚蠢的,只懂埋头做农活,不懂经营生意赚钱; 他们是没有远见的,只顾眼前的生活,看不到未来。他们是狭隘小气的,不懂得放长线钓大鱼。两位老人帮她把孩子几个月大一直带到7岁和11岁,她却不提,也许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后来孩子和她不亲,没有她期待的那样子,她却说都是爷爷奶奶溺爱的。
她也许说得没错。而在我眼中,我爷爷奶奶好得不得了。他们善良慷慨,懂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爷爷奶奶。反而,我觉得她不懂感恩,只会说别人坏话。
如今,我跟她一样,婆媳关系处理不好。以前我认为我是缺乏母爱,对婆婆这位母亲充满了期待,没想到她是我养母的翻版,喜欢对我指责,我做什么,她都不满意。
我这样去想也是合情合理的。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敏感性格,害怕被批评,讨厌被指责。但是这样的理由,我就可以解脱了吗?
我永远摆脱不了一个既定的事实。我处理不好婆媳关系。这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负能量,浪费了我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宝贵的注意力。
她对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满意,对丈夫不满意,对儿子不满意,对女儿不满意。在她眼里,在她口中,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努力,她根本看不到她丈夫的辛苦,看不到她儿子的孤独无助,看不到她女儿的努力。
我和她不是一样吗?我是多么希望改变现状,希望我的孩子过得比我好。我觉得我是多么努力,我是多么辛苦。于是我很委屈,你们为什么看不到我的努力,为什么不心疼我?可是反问: 我看到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没?
我希望被别人看见,看见我的努力,而我看不见别人的需求和努力。这跟我小时候被忽视有关,我的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爱。但是我能拿这个当做借口吗?不能!!!
3.表像的背后是看不见别人的好
李笑来老师说:对于没有元认知能力的人来说,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两点是不能共存的。
但是对于已经开启元认知的人来说,一个人一定是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的,也不会因为她的优点忽视他的缺点,也不会因为他的缺点而忽视他的优点。
即便你面对的是同样的人或是同样的世界,在你开启元认知能力前后,留下来的可能都是不同的印象。
在这件事情上,我就是这样子。要么会非常喜欢一个人,不允许任何人说他的不是;要么极端讨厌一个人,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是小孩子的心智,没有元认知能力的体现。
对于我喜欢的人,满眼都是优点,没有缺点;对于讨厌的人,满眼都是缺点,没有优点。
再回到那个问题上来:我和她为什么活得那么上进努力,却步履维艰,获得是那么单薄?
因为我们的心智水平就是小孩子的心智,眼里满是亲密关系中人的缺点,看不见他们的好。
这是产生其他一起的问题的根源。
看不见别人的好,就会失去感恩;失去感恩,就会产生抱怨;产生抱怨,就多了冷漠;有了冷漠,就多了怀疑;多了怀疑,就多了坚硬;多了坚硬,就少了柔软;少了柔软,就少了善良;少了善良,就少了宽容;没有宽容,就没有了和谐。
一切都是乱七八糟,无秩序的狀態。
看见了别人的好,就会有了感恩;有了感恩,就有了信任;有了信任,就有了合作;有了合作,就有了团结;有了团结,就有了柔软;有了柔软,就有了善良;有了善良,就有了宽容;有了宽容,就有了和谐。
一切都是其乐融融,欣欣向荣的状态。
成长的意义就在于此。心智越成熟,越能发现自身的问题。今天我把我内心的黑暗面,拿出来剖析,就是为了获得成长。
我和她活到了一样的困境。她没有爬出来,而我看到了,觉知了,我要从这个坑里面爬出来。我爬出来,才能让她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活得轻松一点。
李笑来老师说,看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
不经历的人,是不知道其中的恐怖之处的。有的人可以让整个家族长久不衰,如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然而有的家庭却是一代都富裕不起来,代代穷苦。
看见别人的好就是厚德载物。看见别人的好,其他重要的东西如柔软,善良,智慧,财富才能紧跟其后。
当十年,二十年过去以后,一个家是兴旺还是衰落下去,就看这个家里的主人,能否看见别人的好。
4.常修五德是自己的功课
我相信这是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知道是一回事,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怎样将这个这么关键重要的点,落实到日常中,是最最重要的。
答案是:反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伟大的富兰克林,从22岁开始,列出十三项做人的准则,每天对照,看自己做到了没有。《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老师,用高效能人士的“七项习惯”来对标自己的工作过程,每天会花2到3个小时来复盘自己每一天的工作生活。
"看见别人的好"不仅是一种思维模式,更是一种道德修养。于是我用一个”常修五德表“对照自己的行为,先把这一项的功课做好。这是我的一个最基础的功课,如果我不把这个修炼好,我的一切努力将归零。
这个反省过程是痛苦的。你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黑暗面,不得不否认自己的一部分,不得不放弃"受害者""无辜者""道德占有者"的身份,承认自己的错误。
你还要有一定的反省能力和分析能力,找出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愤怒,无助开始,中间经历过痛苦的挣扎,放弃冷漠,主动沟通,耐心倾听。在与我家先生沟通的过程中,他指出了根本的问题是“我看不到别人的好”,让我茅塞顿开。
不管我有多少理由为自己开脱,我就是不能否认这一点。于是我再次阅读李笑来老师的“看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重生”那个专栏的内容,才有了这篇反省的文字。
这篇文字更多的是为自己写的,如果能够给有同样困扰的人带来一点启发,我的阴暗面被晒出来,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