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白居易《长恨歌》
人人都知《长恨歌》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只有这一句才能表达《妖猫传》中杨贵妃死时的凄凉……
(一)
导演想说什么
妖猫传,这个名字听来就不觉得好。本没打算看,却被同事带进“沟”。
影片一开场妖猫就杀了皇帝,继而又引发了一系列血案,到白居易和空海追寻妖猫的足迹,一步步揭开杨贵妃死因的真相。
电影里,一帧帧华贵艳丽的画面,一幕幕炫彩耀眼的幻术,导演极尽所能的为观众呈现盛唐的原貌,而我也被这美轮美奂的场景迷了眼。
影院出来后,我是懵的,想不起导演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二)
她是盛唐的标志
“大唐昌盛之时,杨贵妃是繁荣富贵的象征,是大唐荣耀;而当大唐亡了,她就必然成为兵谏的牺牲品,变成了罪恶的源泉。”
——《妖猫传》
还记得极乐之乐的宴会上,贵妃的出场么。
唐玄宗为了让所有的人,上至官僚、下至百姓,都能一睹贵妃尊荣,让贵妃踩着秋千摇荡在宫殿前上空。
这一幕让我们感叹大唐的开明,同时也感叹陈导的想象。
宴会上,高力士骗李白写诗,为其脱靴,只为在当天娘娘贺诞上献礼一份。
当娘娘走来向李白道谢时,李白却说,“诗不是为娘娘而写”。
你能说李白他看不明白么?娘娘道谢的那一刻他就明白了高力士的假意骗诗,但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对娘娘诚实相告。
所以这才是李白,那个不畏强权,遗世傲骨的李白。
娘娘对这一切也是了然于心,但她没有责罚李白,也没有怪罪高力士,而是从李白身边离去时,转身对李白说出了那句话。——“李白,大唐有了你,才了不起!”
日本遣唐使阿部仲麻吕在宴会上第一次见到杨贵妃,就对这个帝王的女人深深地动了情,因此他对自己说, “我一定要亲眼见到她本人,并对她说出那几个字!”
阿部趁着酒后的壮胆,跌跌撞撞的跑到杨贵妃面前,不料圣上也在。正要说出内心的那番话时,贵妃引开了话题。
此时的三个人都明白,阿部要说什么;贵妃为什么要阻止阿部说出,是怕皇帝惩罚他;皇帝为何对阿部的行为没有责怪,因为他是天子,有越多的人爱慕她的贵妃,他越是骄傲——只有他才能拥有大唐的荣耀!
(三)
马嵬坡下泥土中
终于到了诀别的一刻,十万部队和唐玄宗出逃至马嵬坡处,皇帝被将士们逼着交出杨贵妃以向安禄山议和。
贵妃此时的境地更是进退两难,若随阿部潜逃至日本,将士们下一个逼死的就是皇帝本人——她不忍;若皇帝直接赐死她,将威胁到他在将士们面前的威严——偌大的一个皇帝,要靠女人来自保。
这复杂的形式,皇帝懂,贵妃也懂。所以在皇帝和幻术大师黄鹤,一起在贵妃面前上演了一场“尸解大法”的戏时,贵妃带着对皇帝的爱和重逢的期待中“死去”……
皇帝的幻术骗过了所有人,却没有骗过贵妃……
(四)
看破不说破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贵妃并不疯癫,她总是面带微笑的看着世人,就像蒙娜丽莎的画像一样。
她看穿了一切,
人性的真爱——阿部的眼神、白龙的付出;
人性的坦荡——李白的洒脱;
人性的虚伪——皇帝的幻术。
她是“无上密”的参透者,所以坦诚面对,所以宽容一切。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人——明神宗朱翊钧,即万历皇帝。
他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上早朝。
万历10岁登基,过早被限制了同龄人应有的愉悦,天资聪颖的他,在首辅严厉的教育下成长,因此性格也比同年纪的人早熟,也就更早的洞悉了人性社会的“潜规则”。
他知道朝臣们想立皇长子为太子,可他却偏爱皇三子;大臣们知道万历想立皇三子为太子,却只拥护皇长子。双方都不说破,也都明白对方的想法,所以万历气恼,以罢朝表抗议。
但他又深知历史教训,如果“火”玩的太大,只怕自己的帝位都不保。所以对于立太子之事,他一直和大臣们打“太极”,既不立皇长子,也没说要立皇三子。
直到万历认清自己终究敌不过这社会的法则,一场闹剧才得以落幕。
万历是悲哀的,他虽能看破这“世道”,却始终无法接纳“它”,一生不得志。
杨贵妃是满足的,虽然她的结局并不好,但是她能看透一切,并且能包容所有。所以她的内心是豁达的、没有怨恨的。
空海最后问白居易,长恨歌的词还改么,白居易说:“一字不改,诗是假的,可情是真的!”。
阿部的情、白居易的情、白龙的情、甚至皇帝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