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大概率都是有保质期的,有高潮也有低谷,有浓淡变化。这可能就是缘分的多多少少、起起伏伏、生生灭灭吧?!
一、 感情经营的好坏,彼此联系的多少,大约决定了保质期的长短。比如,有一天你去到一个几个月未见的老朋友居所附近溜达,突然就想见见他,约他出来聊聊天,人家直接说了“要到谁家吃饭”、“身体不适吃药呢”或者“我在外地啊”等由头推掉了,还有的等到几个小时后才姗姗回信,给出的理由是“打麻将呢没看手机”或者“静音没听到”等,让你顿感今儿真是约了个寂寞,无趣的很。
其实你内心里真的可能是潜藏了一份寂寞与寥落,只是想找朋友交流沟通罢了,获得一些信息与想法吧?!可是世间的所谓朋友虽然有很多,但不是啥时候都适用于交流心得与体悟生活的。对待朋友感情,虽然没有对等的要求,但也未必都应该是有求必应、招呼必到。
二、你看重的那份感情,别人未必就那么重视。为啥要勉强自己随时随地陪你走下去?!你需要时人家未必就需要。反过来可能也是这样。当然这些看法可能有些敏感了,如果不是一次,而是两三次、三四次这样那样推脱呢,事后也没有来找过你,也没有与你相见或聚会过,一点联系都没有,自然就是长久考虑好了甚至深思熟虑了的,一步步淡化这份情谊,直至断舍离。人生真的就是做加减法,人到中年,或许就该用减法的方式生活,剩下的才是你最重要的资产。
类似这样的很多人走着走着都少了联系断了交往,不只是他人,你自己也会这样。彼此的想法大约也差不多啊,越来越感觉没必要了,说不上个好坏,渐渐减少与渐渐增多一样很自然,交往少了茶就凉了心也就淡了,一个轮回往圆里画了,这大概率就是一种人生轨迹,人总要回归吧。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遇到过,就算理解了又理解,时间长了都会有一些想法。人家可能认为这是一份无效的社交或者伪社交,本身生活的态度也变了,由积极外延变向保守内向了,再继续保持这份感情可能是负担,可有可无,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我们都明白,任何感情都需要经营,但经营是双向的相互的,一厢情愿的事情总是短暂的持久不了,最后变成各奔东西,处于两条平行线自生自灭了。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三、经历的事情多了,我们都会明白,有的感情是不需要的,维系是不值得的。随着岁月增长,断舍离是必须的。生活的本源还是简单再简单,自我再自我,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一个回归就结束了。终究我们对很多不快与不满、烦恼与困顿、纠结与伤愁等等,都会因时空的变化而消散。
人事如自然一样,时空会改变人生的轨迹,自然大道才是真理,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比如,这个冬天很多地方都比较干旱,雾霾也大。感觉到沉寂缺少生机,即便看见红的白的梅花开了,也没有点缀起初春意气。我就想大约是去年夏季天南地北的的雨水,尤其是暴雨急雨有点多有点大的缘故吧?!那时候多少江河沿岸一时都有了防洪的预警。记得去年入秋后江河水位急剧下降,很多的河流、湖泊都是干涸露了一些底。有一天周末闲来无事去了松原松花江边纳仁汗公园,在桥下江边溜达,发现河水至少降落了3米以上,许多地方的河床、石堆露了出来,钓鱼的、网鱼的、玩儿耍的都不少人。上前去闲聊才发现没有啥鱼,钓不到也网不到。原来自以为会有不少鱼可钓可网,想错了,大错特错。水起水落,潮涨潮落,天气的变化,水势的影响,不只是自然的规律,更是影响水中的生灵,和与水相关生物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大势,水势的变化大约算是中势,水中鱼的多少就是相对小势。大的势影响甚至左右小的势,大势已去,小势则沉。其实只要下点雨,自然就有了生气,才是春的真正到来。
所以,谋篇布局看大势,解决问题看规律。很多事情的处理,都要随时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如果作为看客、观景者或者随波逐流者,也就无所谓了。水涨水落随它去,缘起缘落笑一笑,人去人来挥挥手,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我们要好好爱自己,远离各种负面的东西,时刻开心就好。
珍惜缘分,不与缘分较劲,这或许才是我们需要的生活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