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是真馋呀,知青灶上做不成那么好吃的杂面儿;山里挖来的小蒜捣烂,再加上一种叫做ce ma的作料,实在是好吃得很。”1969年,史铁生为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务农,他插队的地方就是延安地区的清平湾。1972年一场大病导致史铁生的双腿瘫痪,回到北京也治疗无效。在21岁生日这一天,他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正值壮年,却面临着截瘫,想来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接受的。任凭一切美好事物的出现,都是于他而言莫大的讽刺。他憎恨这一切完整,同时也羡慕旁人的健康。他一次次思考生与死,后来总算是有了结果: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那便活下去试试,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的确,死不是一件令人要紧去做的事,倒不如尝试着活,也许会发现意外的惊喜。
在友谊医院中,史铁生收获了最最珍贵的感情。那个温婉朴素、贴着他耳朵问“饭吃了没?”的女大夫,即便经年之后已然离世,也难以抹去在他心中留下的些许的慰藉。大夫、护士都待他如自己的孩子,即便做着痛苦的透析,能与友谊为伍,史铁生的心中,也该是万分高兴的吧。而在合欢树下、海棠树上,他又摘取着来自母亲与奶奶的关怀,当然,也不只是也关怀,更多的是对她们的愧疚。他在后半生,曾无数次地痛悔当年讽刺渴望通过识字、劳动被人认可的奶奶,也不止一次为自己不顾母亲感受,肆意在地坛那样荒僻的场所待上一整天而懊悔。当亲人已逝,他才明白了自己的错,却不再有机会能够去弥补。
地坛,这约莫是他最为熟悉的地方了吧。二十一岁后的大半生,他都与这地坛相依为命,也在此处遇见了许多有趣的人:永远唱着歌的货郎;中年到老年的夫妻;捡小灯笼的女孩和她的哥哥。都是些素不相识的人,有些人给他以温暖,而有些人,如那个捡小灯笼的小女孩,则是引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史铁生六九年插过队,插队的人大多心里有愧,他也有,为的是自己的懦弱与自私,为了自己,想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推卸责任,事过后才明白终是自己胆小怕事,而不是所谓的“父母出身本不好,自己又残疾”等理由。但他确实能够反省自己,且这反省是无比深刻的,反观我们之间的大多数人,是否能如此直率地承认自己胆小怕事?怕是不行。单凭敢于认识并批评自己这一点,就值得我们用心去敬佩他。
何谓向死而生?史铁生大约用他的一生经历作了最好的答复:所谓向死而生,即命运报你苦难,我偏以坚强相拥。猛然想起洛克的一句话“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即使他的身体瘫痪,不健全,但他却有着一颗健全的心,有着最好的灵魂。旁人都是用双腿来行走,他却是用双腿来思考,以博识才学浇灌双腿,渐渐成长,最终浇灌出巨人的灵魂,永垂不朽。
“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瞰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杈杈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而我不愿看到命运的构造,我只愿,向死而生。
丁酉年 庚戌月 壬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