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弦铃
李焕英,一个好普通的名字,我更愿意抛开“贾玲”、“喜剧”等标签去看这部电影。我从来就是一个旅游前不做攻略、观影前不看影评的人,因为不喜欢先入为主的经验侵占我的感观和直觉,尽管每天朋友圈都能看到《你好,李焕英》我还是没有看过里面的内容,甚至还以为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
前天下午,决定带妈妈去看电影还是因为同学在群里推荐《刺杀小说家》,刚好主演是妈妈喜欢的雷佳音,显然我没有注意到同学在群里的提醒:“需要提前一天买票”。
到了电影院才发现停车位全满,等在车库门口时给一个朋友发了一条短信:带妈妈看电影,剩余车位显示:“0”。她建议我看《你好,李焕英》(以下简称《李焕英》)。
好不容易排队进去,两部电影当天下午所有的场次全部“满场”,好在我们平时都睡得晚,买了晚上十点半《李焕英》的票。
到电影院才知道是贾玲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海报上的面孔都是熟悉的演员:贾玲、沈腾、张小斐、陈赫,就算我再不愿意电影被标签,也会知道这是一部喜剧片。尽管看完后才回想起几年前曾经看过贾玲演过同一主题的小品,还是不得不佩服贾玲的别出心裁的表达。
首先,我喜欢贾玲的态度
(1)主题并不煽情,而是表达生命的美好
原本是要追思英年早逝的妈妈,但贾玲没有选择大众一贯采用的“伟大奉献精神的母爱”主题,而是选择了李焕英阳光灿烂的青春岁月:她争强好胜,她是厂里第一个买电视机的人,她组织排球比赛;她有主见,她婉拒了厂长儿子的追求,嫁给了锅炉工人。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节目,大凡对于写母亲特别是追思的主题一般都会表现主人翁如何克服生活的艰辛,如何在困难中备受煎熬,创作人员习惯性地用煽情来博得观众的同情和眼泪,“都不容易”几乎是大多数人赢得彼此认同的一句口头禅,慈祥、祈求和绝望的目光几乎可以构筑一个世界母亲的群像。我甚至时常觉得自己如果不把自己弄得很痛苦、很付出都够不到一个合格母亲的形象。
但贾玲将母亲还原成李焕英,她就像是一个邻家女孩,她活泼开朗,真诚朴实。这样一个生活热情、笑逐颜开的李焕英形象比起一个受生活煎熬、痛苦度日的母亲形象更能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美好。
一个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女孩,一个化工厂的工人,一个在女儿记忆里从未年轻过的中年母亲,一个在为家庭操劳中遇难的妻子,经历过多少苦难?她的突然离世又给家人带来何等的悲痛?我们都可以想象,然而贾玲没有悲天抢地,没有煽情,而是表达了妈妈生命的美好和她感受到的母爱。我喜欢这种在生命中感受美好的态度。
人所有经历的事情无非贫穷或富有、忙碌或闲散、病痛或健康、团聚或是分离,我们没有人能够逃脱这人世间的种种命运,但这些客观的事实在每个人心里的感受怎样?是苦难还是幸福、疼痛还是喜悦、抱怨还是接受,其实是自己内心主观的选择。
(2)男主不是爸爸,而是厂长的儿子
按照贾玲的剧情,李焕英与爸爸贾文田秘密恋爱三年才结婚,这本来是非常好的爱情主题,可以演绎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但贾玲还是没有采用这个老套的主题,而是把男主给了厂长的儿子沈光林。
固然,以沈腾出演沈光林赋予了影片更多的喜剧色彩,但不得不说,这毕竟是一部突出李焕英的电影,如果父亲的戏份太重,必然会抢戏,可能导致“李焕英”这个角色的独立性受到影响,现在的安排使得李焕英的形象更加鲜明。
(3)讲自家故事,但并不贪得无厌
不错,贾玲将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李焕英搬上了银幕,连我都嫉妒她可以利用自己的职业和才华让一个普通母亲的名字闪光,相信跟我一样羡慕她的人不少,比如我在观看电影的时候看见坐在旁边擦眼泪的妈妈就觉得特别羞愧,心想:如果我也能让妈妈的名字闪光该多好啊!可惜自己没出息,只得让妈妈受委屈。
一部好的电影就如同给予历史人物一个定格,没有多少人能够拥有这项特权,但贾玲有。
只是,贾玲并没有滥用自己这份“特权”,电影中父亲只有一个镜头,而她还有一个姐姐根本就没有在影片中出现,她很清楚她只是需要呈现给观众一个李焕英,一个美好的生命,她并不需要太多。我不喜欢“春节联欢晚会”面面俱到式的出场模式,更认同贾玲对人物设置的取舍态度。
其次,我喜欢贾玲选取的年代
贾玲出生于1982年,在她19岁的时候妈妈不幸去世,在她成长的19年中跟妈妈之间肯定有很多的故事,但这些她只是用简化了的镜头扫了一遍,把故事的背景落在1981年。
80年代初是一个很容易引起共鸣的时间带,距离现在40年,对年长的人来说有非常强烈的叙事感,他们经历过并且记忆犹新,而对于80后来说,这正是他们出生的年代,很容易产生亲切感。
是的,电视,那时候的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比现在拥有家庭电影院更加让人羡慕,只要哪一家家里有电视,就拥有绝对的优越感。“到我家看电视”简直就是对你的恩赐,电视是可以用来炫耀的最大资本。只要某家有了电视,街坊邻居都得讨好这家人,这家人家里就像是一个电影院,主人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披挂着巨大的荣耀。
李焕英是胜利化工厂第一个买电视的人,这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所以,李焕英在朋友和同事面前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那个年代还有一项与电视有关的“万人空巷”事件就是排球,1981年中央电视台直播第三届世界杯女排比赛,孙晋芳、郎平等中国女排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每台电视机前都像是一个赛场,围满了无数的观众。女排队员每赢一个球就迎来潮水般的欢呼声。
几乎是一夜之间,排球在中国城市开始盛行,就像今天做电动汽车的人有马斯克般的英雄主义色彩一样,当年的排球队员,特别是女队队员们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铁榔头”。
当然了,连衣裙、喇叭裤都是那个时代标志性的符号,今天55-65岁的人看见冷特的喇叭裤大概都会想起属于自己的风光年代。
第三,我喜欢贾玲的真诚
无数描写母亲的作品都免不了强调妈妈的牺牲精神,如何含辛茹苦地把子女拉扯大,然后自己在伟大中憔悴,仿佛每个能上书的母亲都是一个心胸博大,善良美丽的伟人,而现实生活中无数母亲其实都是凡人。
苦情苦情,仿佛不苦就无情,不哭哭啼啼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似的,贾玲的成长并不省心,但李焕英却是一个用笑脸陪伴女儿成长的妈妈,面对女儿“拉到裤兜里”还哈哈大笑,女儿接到大学通知书她兴奋得把手里正在包的包子拍扁了。
贾玲的记忆中妈妈从来没有年轻过,她描写自己从出生到考上大学,没有用家长里短或者大是大非来表现妈妈的崇高。她企图通过穿越看见妈妈曾经的鲜活的青春年代,将美好的生命赋予李焕英。
李焕英也并不是一个谦让大度的人,而是一个跟厂里同事暗自较量的女孩子,从一开始排队买电视、到排球场比赛、到对爱情选择、到儿女的比拼,李焕英从来没有超脱一个凡人的小心思,但这些较量从贾玲的表现里没有见到伪装和俗套,她赢了也很得瑟,输了也能认命,反倒觉得李焕英很真实。
一部根据小品改编的小制作,没有大悲大喜,却让人笑中含泪。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贾玲妈妈,而是李焕英;不是失去母亲的悲痛,而是生命曾经如此美好。
看完电影依然觉得李焕英很普通、很真实,但很喜欢,比那些“伟大”的母亲形象更让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