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喵的运营联想#
DAY3/2020.01.13
最近在写一些策划的时候,自己觉得自己已经把大致能考虑到的都写进去了,然后小伙伴反馈说“颗粒度”太粗,我其实当时有点懵,颗粒度真的是越小越好吗?之后又涉及到反思的颗粒度,好像颗粒度还是一个挺重要却一直被自己忽略的事情的。
所以今天我就好奇地去查了一下“颗粒度”到底有什么讲究。
别说,还真的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真的要提醒自己保持好奇心,你不懂的远比你想象的多)~
关于颗粒度大家关心的更多是:
“时间颗粒度”,比如比尔盖茨时间是以5分钟为单位的~
“情绪颗粒度”,说的是大家对于情绪的辨别能力与敏感程度~
“内容颗粒度”,比如即刻APP居然有那么多细分的小领域,感觉每个人都快有专属了~
“预测颗粒度”,颗粒度越大预测越准确,而只有在合适的颗粒度完成预测才是真正有用的预测~
。。。。。。
那我今天主要想聊一聊我们在运营中涉及到的“颗粒度”,我觉得在运营中确认“颗粒度”主要注意两个方面:明确自己职责与指导自己下一步行动。
1.明确自己位置及职责
(在最开始问大家一个问题,“把大象装到冰箱里需要几步”,回答完之后请继续看下去吧。)
昨天学习知道运营从初阶到高阶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阶段也就是最简单的执行。
第二阶段则已经处于一个中级管理者的角色,开始分配任务。
第三个阶段则是要洞察趋势的总管理。
那这三个阶段,一般颗粒度是越来越大。运营主要分为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投放运营四种,我们从这四个方面举例谈一谈。
首先是内容运营,以写文案为例。
如果自己是一个新媒体小编,你的颗粒度就要达到很细,比如具体文章标题是什么,排版具体字号、间距是什么,有没有错别字也是要注意的点。
那如果是第二阶段,颗粒度就不应该这么小,而是要抽象到具体我们的选题库怎么搭建,我们要写哪一类型的文章,具体该如何策划选题。
至于第三阶段,颗粒度更大一些,这个阶段想到的应该是内容对于整个公司的作用,由此来安排方向。
那如果是用户运营,比如关于行动营这个社群的运营。
如果我们只是第一阶,比如是一个点评官,那我们就是做好自己每天点评的任务,颗粒度要很小,小到这个学员具体哪句话是不是写的不合适。
那是第二阶的话,则是类似于连长,颗粒度就不能像点评官那么小,不能什么事情都管,而是要做一个整体统筹,告诉大家我们社群的整体规划、目标,具体要做到什么样子,比如你点评官要保证每天50%的点评率,所有人至少被点评3次以上。
那第三阶段则是整个剽悍江湖的规划,颗粒度就更大,比如类似于行动营接下来的一个发展,我们需要做什么其他营和行动营结合就是这个阶段考虑的。
如果是活动运营,以一次宣讲会策划为例。
如果是第一阶活动策划,则要明白每一个小细节应该怎么做,几点开播,几点安排放视频,这个都应该具体安排到人。写策划的人要保证每个执行者打开策划都能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如果是第二阶的话其实不需要这么细致,只需要大致安排到天或者任务组就够了,比如文案组要负责大家发圈文案,具体文案组如何安排就不需要管了。
至于第三阶颗粒度就更大了,一般提出总目标及主要策略就足够了。
最后一个投放运营,以一个平台广告抽奖为例。
如果是第一阶的人,颗粒度要到这个平台具体怎么操作大家可以抽奖,是不是需要给大家出一个操作流程图。
如果是第二阶的人,颗粒度要到选择哪个平台,具体的抽奖方向是怎么样。
如果第三阶的人,颗粒度则到有多少预算用作投放即可。
以上我通过运营的四种职责分类,举例说明了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营“颗粒度”的要求不同。
现在我们再来回答哪个问题。“把大象装冰箱里需要几步”,那第一阶层的执行者,可能需要考虑大象需要切几块,需要买什么刀,请哪个杀大象的人~对于第二阶层的人来说,三步就够了,打开门塞进去关上~而对于第三阶段的人,则知道要选这个种类的大象装到这个品牌这个大小的冰箱里就够了~
2.颗粒度要到明确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上。
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颗粒度』的上限和下限形成了两层筛选结构,能够避免两种问题:第一种是『主题太大,抓不住重点』,第二种是『太深入细节,无法形成通用观点』。
刚刚我们说到各个运营所考虑的内容不同,那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什么样的颗粒度就合适了呢,我觉得就是“能够明确知道下一步行动”的颗粒度就是合适的。
比如我们写反思,光谈一谈别人说的好,这样就只是好像知道了,后续可能也只是偶尔想想,并没有起到反思的真正作用。
再比如我写文章,那就要具体到自己每天什么时候写,在什么APP写,这样才可以随时开始高效完成。永澄老师说,每一个重复2次以上的动作都应该形成一定的流程,那对于具体事情流程的“颗粒度”当然就是我们可以直接去做。
那对于运营,我们要“情景化”思考,知道接下来大概的行动流程,也就是对事情有明确的心理表征,很清楚地知道这件事自己这样做就可以了,这里有一个判断方法,就是和自己同一层级的人看到后知道怎么去做可以立马上手。
以上就是关于“颗粒度”与运营的联想。
现在觉得“中庸之道”真的是太有智慧了,万事都躲不过这个词,“颗粒度”还是要我们不断在行动中去找到最符合自己的那一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