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我跟石外集团的李丽杰老师同课同构了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尽管初一教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写景散文,但还是仅限于带领学生赏析优美的语句,对于散文教什么,不是很明确。
为了能上好这节课我研读了王荣生的《散文教学教什么》,正好里面也列举了黄厚江老师讲授汪曾祺的《葡萄月令》这篇散文,隐约感觉到品读散文就要关注“这一篇”,关注作者的感受,感受作者的散文语言。于是我初步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带领学生感受“汪氏语体”,比如口语化、文言点缀、方言的运用、修辞运用、句式形式等,这一点与李老师的教学目标是一致。也就是说我俩抓的教学点还是准确的。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我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第一,关于汪曾祺的语言特点的确很多,那在《昆明的雨》里面哪一点又是主要的呢?在备课时研读不够透彻,导致在教授过程中又想面面俱到,却又是蜻蜓点水,重点不够突出。我想学生学完后仍是一头雾水,不是感受语言带来的美感,是强拉硬拽的分析句子。
第二,目标设定是在品读中感受作者所表达出来的诗意和情味,感悟作者的情感态度和生活态度。在讲授时只关注了品却忽略读,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度都不是很高,教师的评价也不是很到位。《昆明的雨》所呈现出来的人、物、景、情的美没有通过学生的朗读给传递出来。一节课很平淡,没有任何波澜。
第三,这节课可以说没有真正的思考。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情感的抒发,在文中乃至阅读提示中都能找到答案。即便是主体部分的“品味语言,体悟情味”学生只是按自己的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看似很顺利的课堂,却没有多少东西是学生真正自己思考、感受出来的东西。(由于第一遍没有录制成功,在另外一个班上课时,发现有些同学有了自己的思考,比如对于仙人掌的美,第一次上课,学生却没有想到。)当然,课堂也没有多少生成的东西,语文课显得平淡刻板,没有了生机,更谈不上语文味。
第四,一节公开课没有带给学生美的感受。新版教材出来以后,无论从上面还是一线教师都注意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也尝试着让学生学完《昆明的雨》后去读读汪曾祺的其他作品,比如《慢煮生活》、《胡同文化》、《端午节的鸭蛋》等,据我后续观察,除了我们组的语文教师有借书来品读的,没有见到学生主动借来读读的。所以我感觉一篇美文因为它是公开课而变得很有任务感、仪式感,却没有了美感,失去了语文的味道。这也是我的语文课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之,跟李老师同台的一节语文课带给我更多的思考,更多学习的地方,希望这样的课能多上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