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毕业季里,谈及最多的话题不出其二:答辩与离别。4年走过的熟悉校园,以往的从不留意的一草一木,现在都可以拨我心弦。说不留恋,必然是在欺骗自己。
我仔细的考虑着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东西,当你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之后才追悔莫及。
就像钱钟书的围城,城内的人想往外逃离,城外的人拼了命渴望挤进;就像固定工作的人眼红自由职业的清闲,自由职业的人羡慕固定工作的稳定;就像大四的我眼馋大一的美好,大一的他们迫切的觊觎着大四离校的独立。
我们总是在追逐着没有攥在手中的东西,总是像个小孩子,喜新厌旧,渴望着更多。总是离得越远的事物,给我们呈现的影像就越美好。
在这个蝉鸣的盛夏午后,在遍地铺满的浓密阳光下,在清风拂面的一丝丝感动中,我突然觉得能给自己提的这个问题做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答案了。
或许正是这种对未知的渴望与好奇,推动着人类的发展。
或许正是这份对失去的悔恨与伤感,驱使着我们不断的前进。
如果没有这份贪欲,这份不满足,这份过去凝结出的教科书,永远的乐呵的满足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该如何体验生命带给我们的那些美好呀。我觉得很多体会和感受都是在不停地折腾中、不停的更换中生成,很多艺术与创造也是在不同文化碰撞、不同思想交流中喷发。
那些在不断的换工作、不断地换男女朋友、不断的在世界各地流浪的人,我的猜想是可能他们都在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珍贵,属于自己的那个天使,属于自己的那块天堂吧。也许这个不断寻找的过程要耗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辈子。这么理解的话,我倒是不得不敬佩他们不甘心侧身污泥中一辈子而努力挣扎的勇气。
瞎扯一些其他的:
他们宁从事于探讨何事为社会所当好所当恶,而不去究问社会的好恶对于个人是否应当成为法律。他们宁愿就着他们自己持有异说的某些特定之点努力去改变人类的感想,而不把保卫自由、保障一切异端作为一般性的主张。
——《论自由》
如果你们对那些喜新厌旧的人很厌恶,对那些不能够从一而终的人深深鄙视,我想,或许你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下。你可以保留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物的态度,但不能强行把自己的一套生存处事原则强行施加在别人身上。甚至是他的父母,也没有这个权利。
还有一段对我影响至深的话,我也愿意把这份诗意与你们共享: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的条件。”
这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第一句话,我觉得他父亲对他说的话,同样永远的在我心中扎根。每当我想出口伤人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这句话,如同堤坝般将我心中的那股戾气化解。
美好的东西总是给我们带来一些正面的效应,而且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美好。我喜欢这种感觉。而且我也渴望去重新认识、理解、接受、享受周围的这个诗意的世界,我也愿意全身心的投入,把美好与别人分享,去倾尽全力给别人呈现一个美如画的世界,哪怕是给你的生活带来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改变,比如一个开心的与他人相处、互相理解的一天,也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祝愿读我文的可爱的你们:
有个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