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来的滋味
昨天三节课学完了史地生的《秋天的怀念》。这课文不好教,按照原先的设计,落实好每一个环节,还是依据教材后面的练习与拓展,和孩子玩味其写法和语言,那种冷静叙述中的细节,细节处那种撩人心扉的浓情。唯有读,才能得其真味。这一单元的基本要求仍是朗读。即将出版的《统编教材名师同步设计》,就这一课的设计,我着力了多样的朗读活动设计。但是现在想来还是有很多的疏漏,或者说,没有说明白。读“我”,读“母亲”,读“秋菊”,孩子们在朗读、品读、改读、比读中走进了文本深处。我没想到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孩子们那么深切地理解了母亲之苦,那么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愧疚与遗恨。在孩子们的眼里,秋天、秋菊是那样的丰富与意味深长。孩子们的动情动容,不一定要啜泣,不一定要泪流满面。
今天读莫怀戚的《散步》。读课文,说字词。这一环节,我抓得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扎实。选词造句,以词说句,都是很有意思活动。我要让孩子在触摸文字的色彩、温度、轻重、快慢体察作者的情绪,感受人物的情感。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陈思嘉读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曹晨希读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曹楠读出了生命的活跃。
林柯彤读出了对生命的赞美。
来来回回的朗读,我读孩子也读。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陪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吴宇晨读了这一段。我问这一段哪一个句子没有读好?同学们都发现是这一句: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又问,“我”在处理一件什么事?处理母亲与儿子的路线;处理母亲与儿子的分歧;处理母亲与孩子路线的分歧;处理母亲与儿子走小路还是走大路的分歧。题目是散步,这篇文章写了我和一家人的散步,重点写了“我”处理处理母亲与儿子走小路还是走大路的分歧。
再读读,你会有新的发现。你发现了吗?认识语言的形式的表达作用,这是个难点,也是我们常常忽略的。几番周折,王奕涵还是惊天一呼,她发现了句子的对称美。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陪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这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这样的秘密老师是不能急于抛出的,这个时候就要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的折腾,让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去发现,然后有着群体顿悟的惊喜惊叹。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金诺喜欢这一段。她喜欢这一段那片菜花、那两行桑树,那口鱼塘的美,那里有着母亲的希望。
还有同学喜欢这一段,读出了祖母对孙儿的迁就与疼爱,充满慈爱的祖母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同学喜欢这里美景衬托下的和谐与温馨。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有孩子喜欢这一段:多么和谐,多么温暖,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好让人喜欢。
就这样读着,读着……文章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
浓浓的亲情,尊老爱幼的美德,中年的责任……还有什么呢?
下课铃响了。明天和孩子们讨论两个预习提问中的两个问题:
1.第三第四小节能不能删掉?
2.为什么说“我”和妻子背上的是“整个世界”?
坚持让孩子预习提问,很多问题尽管还是很幼稚,但自问或他问,都是学会思考的开始。
有老师说,我班的孩子读书真好听。这话我信!每一节课的读书声,对我来说,确是享受!
很多孩子小学时已经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差生”,有的家长也默认了孩子是“差生”。有很多家长,就以一个“差生”的要求来要求孩子了。怎么可以这样呢?